•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江西新闻 > 新理念 新风尚 今年过节不一样
  • 新理念 新风尚 今年过节不一样

    时间:2018-02-22 16:11:42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徐黎明

    编者按:

    新时代,新气象,美好生活更精彩;新理念,新风尚,今年过节不一样。

    春节期间,本报记者深入基层,报道新鲜事、趣味事,观察节假日里的新变化。我们欣喜地发现:春节变得更绿色更健康,旅行、读书等新式文化过年风俗更加流行……今天这组报道将为您反映时代进步的点点滴滴。

    春节期间,新余市仙女湖区举办首届牡丹文化节,20余种牡丹迎春绽放。通讯员 周 亮摄

    2月21日,“龙凤呈祥”大型花灯组亮相修水县宁红茶文化园。本报记者 梁振堂摄

    省图书馆内的读者扎堆。 本报记者 赵 影摄

    詹东华为抗战老兵拍摄“全家福”。本报记者 徐黎明摄

    扶贫助困除旧岁 公益慈善树新风

    本报记者 徐黎明 实习生 陈思琪

    刚刚过去的春节,乐平市镇桥镇燃放的烟花明显少于往年,不少村利用返乡人员都在家的时候,成立各种基金会和协会。他们把省下来的烟花钱用于做公益,帮助贫困家庭,助力教育事业,形成了一股向善的力量。

    春节期间,镇桥镇浒淹村成立了“浒淹村青年协会”,会员达数百之众。村委会主任程广韦说,节假日期间,该村青年协会代表为村里的贫困户送去爱心。青年协会的成立,旨在凝聚有志青年、服务会员成长、扶持青年创业,为全村广大农村青年真正搭建学习交流、广泛联系、沟通信息、提供服务的广阔平台,使广大农村创业青年能更好把握创新创业的政策机遇,争当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和领头雁。

    大年初一,乐平市镇桥镇渡头村,刚刚成立的慈善基金会吸引村民的眼球。该村不少在外经商务工的人,春节回家后聚在一起,商量成立帮扶基金会。此举立即得到了众多村民的响应。你1000元、他500元、我200元……很快,6万元助学金到位。

    “以前,部分村民相互斗气,为展示实力,纷纷购买烟花在白天燃放。晒场周边烟花爆竹声不绝于耳,烟雾缭绕,燃放后的烟花筒子堆得像小山。”渡头村民李光桓说,本来,春节适当燃放一点烟花爆竹增加一些喜庆色彩无可厚非,但这种传统习俗已经渐渐变了味,演变成一出出相互攀比、摆阔的闹剧。

    程广韦说,虽然对农村还没发出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但一个春节下来,很多家庭要燃放几百元甚至上万元钱的烟花爆竹。如果大家自觉少放烟花,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身上,不是更有价值吗?

    如今,在乐平,不少村成立了助困基金会,资助村里有困难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和受灾村民。基金主要用于给本村70岁以上老人发放补助、支持本村受灾村民生产自救及救助特困户、遭受重大灾难或重大疾病家庭。

    一起吃顿年夜饭 全村过个暖心年

    王薇薇 本报记者 刘之沛

    农历大年三十,吉水县乌江镇刘家村祠堂,门口彩虹门上两条中国龙腾飞欲起,门柱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走进祠堂内,只见一些村民正忙着抹桌凳、摆碗筷,正中间的简易舞台上,有的村民在排练节目,有的在调试音响设备。

    这大年三十,家家户户不都在家里忙活着吗?“今年,咱们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吃个年夜饭。”见记者疑惑,村主任刘永武告诉记者,村里有50户200余人,平常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其他人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到头也就过年时能聚在一起,这次回家过年,刘建华、刘永军等人提议,由他们这些返乡过年的人出资,请全村人聚在一块吃个团圆年夜饭。他们的提议得到了积极响应,大家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共同准备热闹丰盛的年夜饭。

    “一边吃饭一边看节目,气氛肯定更好。”村民刘小焱在文化站工作,经他一“点拨”,大家又商量着搞一场“村晚”。村里有武术表演的传统,会吹拉弹唱的也不少,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排练,定下了“刘家村首届乡村春晚节目单”。

    下午3时,随着一阵锣鼓声,刘家村年夜饭开始了,桌上摆着丰盛的菜品,全村人举杯庆团圆、迎新年,欢声笑语不断。舞台上,武术表演、演唱、脱口秀、器乐演奏等一个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连连叫好。

    “往年除夕,就我和老伴在家简单吃个年夜饭,今年的年夜饭还真暖心!”村民刘诗贵激动地说。

    城里不闻鞭炮声 春节绿色又健康

    本报记者 蔡颖辉 万仁辉

    2018年春节的南昌市与往年不一样,少了鞭炮齐鸣的喧嚣,多了市民的欢歌笑语。少了鞭炮的火药味,多了平静祥和的好环境。

    春节未至,南昌市大街小巷就张贴了许多“禁燃”公告,同时街道、社区干部与派出所民警加强巡逻密度,严查违规燃放鞭炮行为。此外,春节前,100多人因违反相关规定被行政拘留。

    真正让南昌城区内不闻鞭炮声的不是高压态势,而是民心所向。“早就该禁止了,每年过年时鞭炮声和鞭炮声带来的汽车报警声让人头皮发胀,恨不得整天塞住耳朵。”家住西湖区鑫印社区的万大妈告诉记者,每年都有人在楼道里放鞭炮,为了挡住鞭炮炸开后的纸屑,她每年都要把特意准备的挡板挡在走廊口上。“今年蛮好,这块挡板‘下岗’了,耳边也清净了。”

    负责清扫广润门一区楼道的环卫工人徐大姐说,往年大年初一早上清扫工作量是最大的,家家户户门口全是打完爆竹的垃圾,光扫这些垃圾就要一整天不停手。还有一些居民起得晚,在环卫工扫地的时候还在放爆竹。“我清扫的时候经常被突然放爆竹的声音吓一跳。现在南昌市禁燃了,所有楼道都干干净净的,工作量少了很多。”

    “往年自腊月廿四(小年)开始至元宵节,燃放烟花、爆竹的情况络绎不绝,产生了巨量的烟花、爆竹等焚烧垃圾和雾霾污染,特别是我辖区处于老商业区,业主们更喜欢打鞭炮讨口彩。”广润门街道城管所所长李萍告诉记者,往年就广润门辖区万寿宫商城商户和沿街店铺2000多户在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和初七(关财门、开财门)燃放的爆竹垃圾就近百吨,今年则根本没有,减少人力投入60余人,减少污染冲洗工作量几十次。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今年特意多进了些防雾霾口罩,没想到根本没卖动。”开便利店的邬先生告诉记者,本以为过年期间燃放鞭炮空气质量会变差,没想到今年“禁燃”后空气优良,防雾霾口罩根本销不动。“虽然口罩卖不动,但过年空气这么好,心情也舒畅啊!”

    “禁燃”不仅保障了南昌的空气质量,还保障了市民的身体健康。

    “以前过年到处放鞭炮放烟花,小孙子喜欢近距离看放烟花,那时候总担心他被伤到。”这个春节,禁燃令“不打烊”,家住南昌市青云谱区的史奶奶过了一个踏实年。“自己家及街坊邻居都不再燃放烟花爆竹,终于不用跟着小孙子屁股后头谨防被鞭炮炸伤。”

    从南昌市多家医院春节期间急诊科接诊数据来看,除夕以来,该市鞭炮炸伤患者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今年春节值班期间,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急诊科医生张念清明显感觉到,与往年春节假期每日接诊5-6名炸伤患者不同,今年该院基本没有因玩鞭炮被炸伤的人员前来就医。

    “往年春节期间炸伤患者占比较大,今年炸伤的几乎没有。”张念清说,禁燃成效明显,对于城市空气以及市民身体健康来说,都是益事。

    重度污染不再现 南昌空气好很多

    本报记者 陈 璋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南昌着实成了一个“无烟”城市,没有喧嚣的爆竹声,没有满地的爆竹屑,市民纷纷为此点赞。受此影响,南昌市空气质量连续多日维持在较好的水平。其中,除夕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了97的二级良水平,在全省设区市排名第一。

    空气监测数据显示,2月15日(除夕)19时,南昌市空气质量指数为132,属轻度污染。然而,从21时开始,空气质量指数开始一路走低,在传统守岁的24时,空气质量指数降至112。16日(正月初一)凌晨2时开始,空气质量指数降至100以内,转为二级良水平,并一直维持至当日19时。

    记者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南昌的空气质量有了大幅的提升。2017年春节期间,1月27日(除夕)19时,南昌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随后逐渐攀升,22时达到中度污染。23时,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11,为重度污染。到了28日(正月初一),这样的污染仍在加剧,12时的空气质量指数攀升至301,达到严重污染级别,而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便是市民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2016年春节期间,南昌空气污染更为严重。2月7日(除夕)19时便达到重度污染,24时的空气质量指数为500,污染爆表。2月8日(正月初一)2时的PM10浓度一度攀升至1022,为南昌市历史最高值,污染指数超过市民没有燃放烟花爆竹时情况的7倍之多。

    过年期间,记者在走访中多次听到南昌市民对于禁燃规定的支持。“这个年过得又干净又舒心,正月初一早上终于可以安静地睡个觉了。”家住北京东路一小区的张大妈说,非常感谢政府部门对禁燃规定的严格执行,也希望以后每年都能如此。

    此外,记者还从环保部门了解到,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今年1月份南昌市环境空气质量9天一级(优)、19天二级(良)、3天三级(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0.3% ,环比和同比均大幅上升。

    南昌市环保局表示,1月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的主要原因是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月降水量达到79.4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多。同时,政府出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及相应的处罚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本地污染物上升的情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