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武汉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建议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武汉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建议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时间:2021-03-06 06:24:00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作者:何晓刚 肖僖 高勇 汪甦 张珺 柯立 王谦 汪文汉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3月5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带动作用。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舒红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永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琳认为,武汉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建议国家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王焰新作为第一提案人,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联名提案“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议”。舒红兵、王永良、何琳等参与提案联名,建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指导和支持湖北创建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此基础上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王焰新说:“武汉是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在科教资源、枢纽地位、城市能级、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具备基础、条件和潜力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丁烈云表示,武汉是国家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先后出台了“黄金十条”“新黄金十条”“人才新政”等科技创新政策,营商环境位列全国前十、中西部第一。武汉科教资源十分丰富,高校、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丁烈云建议国务院支持将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纳入国家总体规划布局,指导编制和批复实施推进武汉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方案。支持武汉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将武汉东湖科学城和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安排,加大对湖北“光芯屏端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优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

    推进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需要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是全国知名城市研究专家,多年来持续研究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他认为,推进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需要。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

    连玉明说,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长江经济带,在十四五时期将迎来跨越式发展,武汉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武汉当然应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连玉明说,在“十四五”新征程中,武汉要以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在战略性技术储备、关键性技术应对、协同性技术转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升长江经济带的科技创新能力,这是武汉的职责所在,也是支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连玉明建议武汉把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与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统筹起来,形成分工合理、协同合作、融合发展的创新发展共同体,推动从创新链到产业链再到价值链的跃升。要抓住发力点,推动武汉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激发创新力和保护创造力,推动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打造长江中游协同创新产业引领区。

    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武汉有“硬核”

    对于武汉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武汉有实力。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介绍,武汉在通信、激光、材料、遥感、生物、农业、桥梁、航天、海洋等领域科技创新实力较强,船用机械、海洋工程、激光加工等高端装备制造水平全国领先,还建有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武汉在科教实力、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等指标上,都具备了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条件。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马新强。长江日报记者肖僖 摄

    马新强说,从今年开始,武汉还将加快精密重力测量、武汉光源、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等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作物表型组学、深部岩土工程扰动、磁阱型聚变中子源、脉冲强磁场优化、农业微生物、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设施预研。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何建华是上海光源“元老”,为了武汉光源的建设追光来汉。他建议指导和支持武汉光源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将成为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何建华。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何建华说,在武汉建设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提升湖北乃至中部地区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将加速武汉地区微电子、光电信息、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汇聚及转型升级。“正是看到武汉光源应用的美好前景,我愿意来到武汉,尽自己的一份力来推动建设这个平台。”他说,按照计划,有望在4年左右尽快应用武汉光源,以此支撑武汉的科技发展。

    补短板、强优势,代表委员建议国家支持武汉建国家实验室

    对于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代表委员们认为国家要支持武汉补短板、强优势。

    丁烈云表示,武汉已有不少国家级的创新基地,但最牛的创新基地——国家实验室还没有。创新基地的体量越大,综合性越强,越能瞄准国家的战略需求作贡献,越能够聚集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

    丁烈云说,像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为光谷建设作了巨大贡献,今后光谷要发展为世界光谷,这就需要强大的创新基地做支撑,要把光电研究中心建设为国家实验室,支撑世界光谷的建设。

    “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为基础申报,请求国家科技部批准组建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马新强等建议组建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将全面提升武汉原始创新能力,催生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带来广阔的辐射效应。

    马新强说,组建设立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已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是科技部首批批准组建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是光电领域唯一的国家研究中心,科研水平位列全球光电领域基础研究第一方阵。武汉光电子产业基础雄厚,仅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超5000亿元。武汉是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立建议建设光电子制造微纳工艺与表征平台设施、生物医学成像平台设施、极端激光与物质交互平台设施等三个重大基础设施,以及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等三个国家研究(创新)中心。

    日前,高德红外智感科技制造部呈现一派繁忙景象。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武汉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议系统性创新

    对于武汉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三江集团设计所型号总设计师、科技委主任胡胜云说,武汉有人才、科教、区位等优势,非常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他建议,创新相关制度和工作方式方法,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大环境和小环境,激发武汉现有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和潜力,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企业及科技人才流向武汉,成为科技创新的聚集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三江集团设计所型号总设计师胡胜云。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结合企业在人工智能方面发展经验,建议要“系统性创新”。刘庆峰认为,讯飞创业以来一直在各关键技术点上进行持续的创新突破,基于单点技术创新解决局部应用场景需求,但要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命题,仅靠单点技术创新很难解决,必须要搭建一个系统性的舞台,因为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包括了关键的场景、需求、资源、教研以及管理模式的一盘棋。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如何持续提升系统性创新能力?刘庆峰认为,要不断培养具有科学洞察力和市场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要让有科学家思维的企业家,和有企业家思维的科学家深入交流碰撞;要搭建起支撑系统性创新的研发和软硬件平台;要面向系统性创新提升组织能力建设;更要有长期投入的心态,从具体场景切入持续形成的行业品牌公信力,真正给客户创造价值。

    链接>>>

    《武汉市二〇二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

    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发挥科教优势,提高创新策源能力,使创新真正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

    打造高端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共建湖北实验室,推进精密重力测量、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等设施建设,强化脉冲强磁场、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国家光电研究中心等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争创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组建“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努力在光电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实施武汉黄鹤英才计划,打造“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引进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优秀人才、海外专业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校友回汉”“学子留汉”工程,推动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发展。探索让各类人才尽展其长的有效机制。着力解决安居、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问题,营造暖心安心的良好环境。

    完善就地转化机制。深化科技成果“四权”改革,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推动各区(开发区)与高校院所常态化对接协作,支持首单首用,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力争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

    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发挥“大学之城”创新优势,支持在汉高校“双一流”建设,打造环大学创新创业经济带。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构建“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技术升级”产业创新联合体,支持高校院所与武汉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融通创新,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推动“双创”向纵深发展,推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支持举办各类高端科技创新峰会、科技创新文化周和国际学术论坛,推动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汇聚。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张珺 柯立 王谦 汪文汉 统筹/马振华)

    【编辑:付豪】

    (作者:何晓刚 肖僖 高勇 汪甦 张珺 柯立 王谦 汪文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