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 图文:绿色发展 十堰用好辩证法
  • 图文:绿色发展 十堰用好辩证法

    时间:2017-10-13 00:00:00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图为:新产东风商用车。

    图为:东风号海上搏击

    图为:欢乐的农家书屋

    图为:武当功夫团在莫斯科军乐节上表演《太极》

    图为:绿色骑行活动

    图为:桃花湖生态农家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是十堰的政治使命;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十堰又肩负跨越赶超、脱贫攻坚的重任。十堰注定要“戴着镣铐跳舞”,只能举生态旗,打环保牌,实施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旅游战略,谋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令人欣慰的是,继去年GDP增速全省第一后,今年上半年再次夺得这一殊荣。

    十堰市认为,绿色是十堰的特色。要以汽车产业为主,同时着力发展旅游业、绿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开展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形成绿色产业发展体系,让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破与立

    汽车产业,“依山傍水”好风光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上世纪60年代,国家出于“靠山、分散、隐蔽”的战备需要,在十堰建设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公司的前身)。自此,一个汽车生产基地在鄂西北崇山峻岭中崛起,一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小镇变身全国闻名的汽车城。

    在很长时间里,汽车工业产值占十堰全市工业产值的80%以上,而东风汽车公司产值又占全市汽车工业产值的70%。“二汽一感冒,全市打喷嚏”,是那时的真实写照。

    汽车产业长期“一业独大”的单一经济结构,一方面成就了十堰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的辉煌,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导致了其它经济成分发展不充分,影响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003年和2006年,为了自身发展,东风汽车公司总部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部先后外迁。一时间,十堰“空城论”“废都论”甚嚣尘上。

    痛定思痛。十堰获得一个宝贵的认识: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必须打破以往的单元经济结构,确立新的、多元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转眼十年,十堰成功转型,实现了华丽转身。

    ――车:利用“汽车城”的品牌效应,十堰强力吸附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形成当地汽车生产的新形态、新活力和新优势。

    虽然两大总部外迁,但东风也给十堰留下了成熟的工业体系、几十万优秀产业工人,汽车产业仍是这座城市强劲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东风的外迁也倒逼一批传统企业走上转型之路。

    十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曾专门围绕东风需求做配套零部件,经历转型阵痛后全面对接市场需求。该公司积极对接新能源汽车市场,联合科研院所、主机厂家进行技术研发,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0%。

    “东风总部迁移给我们带来了阵痛,但也让企业在经历风雨后有了强健的体魄。”该公司总经理刘潇感慨。

    从单纯给东风做配套,到如今产品进入全球汽车采购链,十堰一些与商用车生产相关的企业,也走上一条依靠技术创新的转型之路。如今,十堰以1000多个整车品种、50多万辆产能、4000多种汽车总成和零部件、20万产业工人的绝对优势,成为中国商用车基地之首。

    ――山:以武当山为龙头,打造全域生态区、全域水源区、全域风景区,将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

    今年5月,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在武当山举行,美俄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论道武当”,武当山的大山、大水、大人文“名片”越擦越亮。

    “到2020年,武当山将建成旅游度假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健康养生体验区、武当文化展示区、全面小康样板区。”武当山特区工委书记吴先锋说。

    ――水:以环保为内核,以水流为纽带,吸引京津冀经济圈的资金、技术等,发展水电、医药、绿色有机食品产业。

    丹江口水库上游的郧阳岛,汉水环绕,青山叠翠。这座面积6.8平方公里的小岛已吸引投资近百亿元,规划建设水上运动中心、生态文化公园、养生堂、湿地公园……郧阳区委书记孙道军介绍,这里将新建100平方公里水面、100平方公里生态屏障、100平方公里生态产业基地的生态滨江新区,“一方面保证一江清水北送,另一方面吸引大家来郧阳游山、乐水,帮助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仙山秀水汽车城”,走在十堰的大街上,这样的城市标语随处可见。以往一枝独秀的“汽车城”,前面多了“山”和“水”。

    舍与得

    普惠民生,鱼和熊掌可兼得

    对黄姜产业的治理可以为十堰转型的决心写下注脚。

    黄姜是药用植物,被称作“激素之母”,一度是十堰县域经济的支柱。高峰时期,全市从事黄姜产业的人员达125万人。2007年8月,十堰市政府发布公告:全市69家黄姜加工企业全部关停。

    这是一次壮士断腕:由于生产工艺落后,黄姜加工过程中废水所流之地,漂满白色泡沫,散发出刺鼻异味,每年产生280万吨废水和5万吨废渣,对水源和环境的破坏令人触目惊心。

    如今,“有舍有得”的哲理在十堰已经家喻户晓,舍眼前、赢未来的举措深入人心。

    据统计,近年来十堰先后强制性关闭转产了560家排放不达标规模以上企业。在引进重大项目时,严格实行环保、发改、国土资源、招商等部门联合会审制度,对160个存在污染问题的拟建项目予以否决。

    “宁可牺牲增长的速度,也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十堰市表示。

    这样的付出,换来的是水质、土壤、空气质量的持续好转。

    今年5月,全省“大气十条”2016年度考核结果发布,十堰位居全省第一。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十堰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5天,达标率80.6%。“连续3年环保目标综合考核,我们都拿了第一。”十堰市环保局局长冯安龙说。

    跑马拉松的人对空气质量要求很高,如果空气不好,他们十有八九不愿出门。而十堰这群跑马拉松的人,几乎天天奔跑在十堰城区大街小巷、城郊道路上,哪怕遇上雨天,也有人打伞慢跑,只为呼吸更多的清新空气。

    “十堰的空气真的很好,干净得像过滤过一样,吸到嘴里甜甜的,洗肺的效果也很好啊!正是因为这样的好空气,才增添了我们不停奔跑的动力。”十堰市田协秘书长胡斌说。

    游步道、健身台阶,路旁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坐落在十堰城区的四方山生态公园,是十堰市民近山亲山、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早晨和傍晚,总能看到前往登山锻炼的人群,人人皆可尽享绿色福利。

    四方山所在的张湾区过去正是“汽车城”的核心所在地,寸土寸金。近年来,当地政府多次拒绝开发商在四方山投资建厂,最终选择了为居民打造绿色休闲之地。

    优良的生态环境,又给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2015年,东风与沃尔沃组建的新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部落户十堰,启动了这座城市发展新引擎。谈及为何选择十堰,沃尔沃集团董事会主席思文凯直言不讳:除了因为十堰厚重的历史和汽车文化,更看重当地的生态,“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让人印象深刻!”

    原来,品质、安全、环保是沃尔沃的三大核心价值观,环保又是首要考虑因素,正与十堰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十堰市态度坚决:靠山吃山更要养山,靠水吃水更要护水。追求绿色GDP,这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追求。

    进与退

    改革创新,筑绿巢引凤来栖

    十堰92%的地域是山地,被称作“九山半水半分田”。饱受土地制约之痛,开山造地的冲动由来已久。

    经反复论证,2007年,十堰按照“科学规划、生态优先、集中开发、规范利用、节约集约”原则,对部分低丘缓坡实施山地整理。至2012年年底,十堰城区累计开发建设用地6万亩。

    正当外界认为十堰将继续大刀阔斧、向大山索取发展空间时,十堰却停下了脚步。

    2016年,刚刚拥有了地方立法权的十堰,把首部地方法规锁定在城区山体保护上,出台的《十堰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条例》涉及308座山体的分级保护、受损山体修复、责任追究和处罚规范等事项。

    这一步,十堰退得义无反顾,“没有绿色就没有发展,绿色决定生死。没有一方山水承载,十堰不可能有后来的汽车城,而破坏了好的生态,就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

    有退也有进。在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十堰不遗余力。

    2015年春,东风公司旗下东风特汽专用车公司,率先开发40多个品种的纯电动专用车,当年销售整车11923辆。东风特汽客车公司一口气开发城市公交、校车、城乡客车等10多个电动品种。

    东风小康同样蓄势待发,2015年试水新能源汽车,产销3000辆;2016年3月,世纪中远与新能源电池企业沃特玛签订战略合作;4月,湖北三环携手沃特玛。

    卡车之都,车企为何随风而动?

    东风小康算了一笔市场账:零污染、零排放,新能源车国家鼓励;百公里动力成本仅为汽油车的1/6,用户省钱,市场优势不言而喻。

    沃特玛算了一笔发展账:随着武西高铁的开建,武汉、随州、襄阳、十堰、西安的千里汽车廊道正在形成。新能源电池做大品牌、覆盖全国,十堰是最理想的战略支点。

    现在,十堰拥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6家。其中,东风特汽去年实现销售1.2万辆,产销量居全国之首,预计今年产销突破2万辆,实现产值100亿元。此外,世纪中远已完成生产线改造,今年将产销2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近40亿元。

    今年8月,东风与雷诺日产合资组建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落户十堰,2019年投产后年产能12万辆。与此同时,十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是近年来十堰最大的全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计划三年内投资100亿元,实现年产值300亿元。

    “我们的目标,是在‘十三五’末建成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十堰市经信委说,将继续大力引进“补链”企业,形成从研发、生产、销售到运营管理的全产业链。

    《十堰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未来十堰的发展目标是“生态、人文、新经济”,新经济重点在于升级“汽车、旅游、农业、服务”四大主导产业,其中汽车产业核心立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

    这一退一进之间,凸显的是十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心、魄力与智慧。“绿色发展,绿色是前提,发展是目标。”十堰市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我们要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特色产业,同时要注意开展河道治理、裸露山体复绿等生态修复工程,既培育金山银山,又保护绿水青山。”

    撰文:刘爱理 文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