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从清代院落到抗战前哨——探访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
  • 从清代院落到抗战前哨——探访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

    时间:2019-09-11 18:41:24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洛八办的清式建筑风貌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1月,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河南日报记者李宗宽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雪娜

    洛阳市老城区南门外九都东路222号,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三进院落,拥有房屋120多间,整体坐南朝北、古朴典雅。这里就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设在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地的公开办事机构——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简称“洛八办”)所在地。1987年,在这里建成的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正式开放。

    8月15日,记者走进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让人仿佛看到了当年那段战火纷飞、激情澎湃的革命岁月。

    纪念馆馆长赵光付介绍,这个院落建于1831年,原是洛阳一庄姓富商宅院。1932年2月,国民政府迁都洛阳时,此院被征用。1938年10月至1942年2月,此院为洛八办所在地。鼎盛时期,办事处入驻人员达100余人。

    1938年春,日军兵分两路向徐州地区和黄河一线发起猛攻。中共中央预计日军可能从洛阳一带渡河南侵,决定在洛阳建立办事处,明确提出了准备在日军渡过黄河后在河南打游击、开展国民党上层统战工作、为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方便等三大重要任务。

    1938年10月,时任中央军委统战部负责人的刘向三,率50余名军事干部从延安来到洛阳。由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的阻挠,起初仅建立了八路军驻洛通讯处。该通讯处被安排在洛阳城中的亚东旅店,刘向三认为不便开展工作,就派人找到交通便利的南门外庄家宅院作为办公地点。1939年1月,卫立煌调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后,通讯处改为办事处。

    后来,随着时局变化,洛八办的主要任务也有了调整,除了运送干部、青年,转运物资外,还开展统战工作,掩护地下党的活动,动员民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等。

    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洛八办的工作,在办事处筹备期间,他就在延安同负责此事的刘向三谈话,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后又多次进行指示。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同志也多次到洛八办指导和部署工作。特别是刘少奇同志,曾三次前来办事处,并在这里主持召开了豫西省委扩大会议。

    洛八办成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眼中钉”“肉中刺”。国民党特务在门前以摆小摊做生意为名,加强了对办事处的盯梢监控。在当时极其险恶的斗争环境中,洛八办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纪念馆南院中央,有一口水井格外引人注目。赵光付说,这口水井保留着那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1942年2月,国共两党关系恶化,洛阳形势日趋紧张。蒋鼎文就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后,令洛八办于一个月内撤销,否则就强行改编。迫于压力,办事处工作人员不得不集体经西安撤离到延安。临走时,工作人员把部分不便携带的物品藏进了南院的水井里。

    1971年夏,洛阳大旱,当地居民挖井时在井底意外发现许多抗战时期的文物。后经文物部门再次发掘,共从井底清理出抗战文物120余件,其中“八路军驻洛办事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等10枚徽章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赵光付介绍,为了保护这处重要历史遗址,1985年5月开始在办事处原址筹建纪念馆,经过两年的努力,1987年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从此,这座历经近200年风雨的院落,被赋予新的历史意义。

    如今,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1月,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每年,这里都会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党员群众来追寻红色记忆,接受革命教育。

    本栏图片均为沈若宸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