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拒绝给儿子买房的他无偿捐献价值600万的医养院
  • 拒绝给儿子买房的他无偿捐献价值600万的医养院

    时间:2018-07-28 18:35:08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河南商报记者程亚龙实习生郝楠楠

    陈国厂最近做的一件事儿火了,他把自己斥资600多万元建的医养院无偿捐给了当地乡政府。

    一时间,官员、记者,以及看热闹的村民,去了一拨又一拨。很多人不理解他蜗居平房、拒绝儿子在省城买房的请求,却把半生积蓄全用在公益上。

    陈国厂却说,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

    善行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行医的他走上公益路

    陈国厂是周口太康高贤乡汪庄村的村民,1996年,在河南医科大学完成进修后,他回到了村里开了一家卫生所。

    从医之后,陈国厂看到村里很多孤寡老人,有个头疼脑热基本靠扛,扛不住的才到他那儿抓药,而且只抓最便宜的。

    “我从小生活在这里,了解一些家庭的情况,知道有些老人生活困难,后来就干脆给老人们免费诊治。”有些老人身体不好,他还会定期上门送粮、送药。

    但如何去帮助更多的人,一直是陈国厂心中的结。

    2003年非典期间,听说白萝卜有对抗非典的功效,他说服妻子,拔了自家18亩地的白萝卜,全部捐了出去。当时,25万斤的白萝卜几乎能卖到30万元。

    2005年,他拿出自己大半年的积蓄2万元,在村口修了一座桥,方便村民到桥对面收庄稼,这座桥最后被命名为“国厂生产桥”。

    2008年,村里的希望小学年久失修,他又拿出2万元存款,捐赠给学校修缮房屋,而他自家的平房一到下雨,还得摆上瓷盆接漏雨。

    大爱

    耗半生积蓄建立医养院无偿捐献给政府

    2013年,陈国厂开起了养殖场,规模最大的时候,养殖了近一万头猪。

    有了稳定的收益,陈国厂谋划起更大的事儿。在“精准扶贫”的政策落地时,他主动要求和乡镇里的贫困户对接扶贫。两个乡镇的近200家贫困户,都成了陈国厂的帮助对象。“光给钱不行,得让他们自己能挣钱,送他们母猪,教他们养猪。”

    2015年、2016年,赶上了猪肉价格上涨的风口,陈国厂挣到了一大笔钱。

    2017年10月份,他拿出多年积蓄,买下一块地建起了医养院,打算接收附近几个乡镇的贫困孤寡老人。

    几年前,陈国厂成立了“弱势群体服务站”,义务照顾全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而这个服务站,也正是如今医养院的前身。

    基础诊疗室、公共休息区、标准二人间、基础生活设施全部配备到位。但问题随之而来,医养院地处乡间,护工该从哪里请呢?

    他先是与乡镇医院达成协议,涉及诊疗的由专业的医生护士来诊断,又发动乡镇本地村民,召集愿意来做护工的人,自己亲自教他们护理知识,也为他们创造了就业机会。

    前不久,陈国厂决定,把共计耗资600多万元建好的医养院无偿捐赠给当地高贤乡政府,“我想通过政府的号召,让更多的人受益。”

    “我捐出医养院时跟政府签的有协议,任何时候都不准营利,只准按国家政策安置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在捐出后仍负责医养院管理的陈国厂介绍,如今的医养院,已接收了80多位建档立卡的贫困孤寡老人,不收取任何费用。

    追求

    他还能再奋斗20年再坚持做20年的公益

    做公益,陈国厂出手很“阔绰”,但对自己的家庭,他显得有些“太抠门”。

    陈国厂的大儿子,如今在郑州一家医院做实习医生。有一段时间,孩子回到家跟他商量想在郑州买房的事情,被他一口回绝。

    “想买房,要靠自己的双手和本事。其他几个孩子也是,上高中了,我也没给他们买过手机。”陈国厂称。

    如今,陈国厂一家还住在四间平房里,家电还是黑白电视机、缝纫机。他唯一舍得花钱的地方,就是在公益事业和父母身上。

    陈国厂的妻子韩翠红,默默地在背后支持丈夫。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她表示,起初她并不理解丈夫的做法,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只要丈夫愿意,她都会支持。

    “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我从小生活在村子里,能吃饱穿暖就行了。”采访过程中,陈国厂不止一次地提到,他最喜欢一句话,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损己以利人的,他选择做第三种人。

    如今已近天命之年的陈国厂说,他至少还能再奋斗20年,再坚持做20年的公益。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