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郸城乡村变脸焕生机
  • 郸城乡村变脸焕生机

    时间:2018-05-21 15:08:11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巴富强 通讯员 李岩 胡恩来

    5月13日,走进郸城县巴集乡程楼村,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排排农家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敞亮,文化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村旁的麦田一望无际,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现在农村真的不比城里差,多亏党的好政策!”说起现在的变化,67岁的老党员王明生感慨万千,“以前,村里的环境又脏又乱,房前屋后杂草乱堆,坑塘里满满的生活垃圾,天热的时候散发着一股股恶臭。”

    和记者同行的巴集乡扶贫办主任商东萌告诉记者,2016年前,程楼村还“资质平平”,是出了名的“困难村”,贫困人口达128人,村里各项事业发展举步维艰。别说老百姓,就连村“两委”干部也都对前景感到迷茫。如今村庄发生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县里开展的“两建三扶四评”。

    在脱贫攻坚战中,郸城县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人居环境不断恶化,乡村产业数量小、规模小,贫困群众脱贫能力不强、婚丧嫁娶攀比等突出问题,探索实施了“两建三扶四评”活动,即建强基层组织、建设美丽乡村,扶志、扶能、扶业,评孝老爱亲户、评脱贫致富户、评诚信守法户、评乡村清洁户,以此带动乡村振兴。

    以程楼村为例,健全组织生活,激发党员责任感,让基层组织强起来,让村民拥有“主心骨”;绘就美丽乡村发展蓝图,把小村规划得有模有样,让村民看到新希望;根据全村群众的劳动能力、文化水平、年龄差别等因素,通过多渠道培训,提高技能水平,扶志、扶能、扶业,宜工则工,就近安排到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宜农则农,通过土地流转组建农业种植合作社,土地租金加打工、分红,村民有了三份收入保障。

    程楼村不是个例,在郸城县,这样的村庄还有很多。巴集乡的段寨村古朴典雅、宁平镇的竹园村堪比城镇社区、虎岗乡的雷庄村塘清水美、胡集乡的郝寺村乡村别墅错落有致……村子美了、环境好了,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留在乡村,扎根乡村,发展乡村。河南安信建设集团董事长张贵亮情系桑梓,为家乡捐建小学;复旦大学毕业生王文一放弃城市优越生活,回到家乡流转300亩土地发展创意农业,带领100多名贫困群众致富;农学专业毕业生左明飞倾情故土,黄土地里摸爬三年,创立“大学生创业联盟”,当上了新型职业农民。

    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开展各类创业就业培训365场次,受训6.87万人次,引进和建成产业扶贫基地183个,安置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3.82万人,评选出脱贫致富等先进典型5200户,51个薄弱行政村党支部达到标准化,130个行政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曾经一度有些沉寂的乡村开始重获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