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 45年的执着坚守——记全国劳动模范、邓州市汲滩镇后寨村党支部原书记王际银
  • 45年的执着坚守——记全国劳动模范、邓州市汲滩镇后寨村党支部原书记王际银

    时间:2018-05-21 15:08:11  来源:大河网  作者: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曹相飞 通讯员 孙立乾 高书胜 尚廷普

    前不久,邓州市举办优秀勤廉干部先进事迹报告会,可容纳2000多人的人民剧院座无虚席,人们专注的目光聚焦在一位面容清癯的农民身上,聆听他朴实的话语:“我1973年4月任村团支书、村主任,1988年任村支书,虽然官不在品,但我抱着‘不求当官能沾光,只愿与民做实事’的宗旨,当好百姓仆人。”45年,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更没有发生一起百姓上访到镇案件;45年,坚守一个职责,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他就是邓州市汲滩镇后寨村党支部原书记王际银。

    “共产党员不能让群众捣脊梁骨”

    1988年,王际银任后寨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民们红白喜事常请村干部喝酒,有的党员混同于一般群众,随送份子礼,酒后不分场合说大话,个别党员坐茶馆喝茶赌钱。

    王际银在党员大会上痛心地讲:“党员干部决不能让群众捣脊梁骨。”并立下三不准规矩:凡是党员干部不准到群众家吃饭;不准接受群众送的一筐鸡蛋、一瓶酒、一盒烟;不准坐茶馆赌博。“三不准”实施至今,全村党员干部无一人违反。百姓有事说事,干部接事办事,干群相安无事,村里招待费更是少得可怜。后寨村距元庄乡政府六里,村干部去乡里开会,如果超过中午12点,在街上马家饭店吃碗糊汤面。年初,村里提前预交200元,年底马家饭店结算时还剩下30元。

    如何不让群众捣脊梁骨,就是要让党员干部成为百姓的贴心人,做百姓的榜样和标杆。王际银充分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小组一盏灯”的作用,把全村41名党员划分4个党小组、分包67个贫困户,每名党员还有两个特殊身份,信息员和帮扶员。他们传递致富信息,倾听村民意见,帮扶贫困家庭。

    20世纪90年代,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一些缺资金、少劳力的农户致富无门,在王际银倡导下,全村40名党员干部带头捐款共计5万多元,为67户困难户建立水冲式猪圈,这67户由此走上致富路。他以此为契机,在党员干部中推行百分制考评机制,一季度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对每名党员干部打分评议,半年一考评,年终作总评。

    支书身上有硬气,党员干部无邪气,群众看党员干部的目光也变得亲切起来。村支书要带头吃亏

    后寨村是邓州市植烟先进村。5月中旬,记者来到后寨村,植烟大户张中辉对记者说:“每年我种烟100多亩,毛收入四五十万元。若不是王书记,恐怕连个媳妇都不好娶。”全村像他这样的植烟大户近20户。

    后寨村位于严陵河与赵河交汇处夹角地带,一季小麦一季豆的传统种植模式历史悠久。为了发展经济,王际银把连方种植烟叶当作农民致富的金钥匙。他通过调整土地茬口,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集中连片。对于无劳力、缺技术的农户,由植烟大户每亩租价600元承包。

    1999年,王际银家的责任田全部在规划的烟叶大方田内,如果全部种植烟,还得上街买粮吃,老伴为这摔碗泼茶给他脸色看。当时,全村人都在看着他,他呵呵一笑对老伴说:“村支书是旗杆,咱不吃亏谁吃亏。”12亩地全部种上烟,结果全村集中联片1200亩,统一机耕,统一施肥,统一浇地,统一打掐,统一烘烤,亩均效益4500元。

    槐树下,50多岁的村民王罗会谈到王际银显得异常激动:“百姓谁不敬好官,王际银好样的!是他带领俺们架了桥,修了路,让粮食卖个好价钱。”

    原来,后寨村虽地处偏僻,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历年种植花生、玉米都在2000亩以上。因隔河渡水,路况较差,粮贩们都不愿意到后寨收购,即使来收,价格比交通便利的邻村低上几分钱。看着村民们焦灼的目光,王际银召开了村民大会,决定修路架桥。

    那个年代,架桥修路资金是拦路虎。王际银率先捐出家中的积蓄2000元钱,带动全村党员干部和在外工作人员捐款。他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扶持资金15万元。

    2008年,后寨村投资34万元,在赵河架起了连心桥。随之,一场筑路大决战也拉开大幕。

    然而,棘手事一件接一件。第六村民小组在修路时遇到一个“难缠户”:需要砍伐她家3棵碍事的树,拆迁废弃的烤烟楼。她请来阴阳先生,辩称“山向不利要死人”。一到修路时,她就躺在工地上阻止修路。组长脾气躁,要指派人强行拖开,矛盾一触即发。

    王际银知道后立刻到现场劝组长道:“干部要有包容心,咱不能与老百姓对着干。”事后,他先到妇女家做工作,随后又到妇女娘家,找到懂礼节的人给她做工作。该妇女逐渐认识到这样做对己对他人都不利,便主动退让。这件事对全村触动很大,被拆户主动清障。

    如今,村民出行难、卖粮难早已成为历史。每到粮食收购季节,粮贩在这里设立的收购点就有三四家。

    “一碗水清到底的人”

    在后寨村群众眼里,王际银是个“一碗水清到底的人”。

    1983年村“两委”换届时,村民们把王际银的二哥选为村会计。当时王际银提出兄弟俩退出一个,要求第二次重选。结果,在选举时,党员群众又把他们兄弟二人选进了村班子。王际银先是纳闷犹豫,后来又索性认了这个结果。“群众对我兄弟二人信任,决不能辜负了大家的心意。村干部要一碗水清到底。”他告诫二哥,要理好财管好账,给村民们一个好交代,做“清白官”。

    就这样,兄弟俩人,弟当村支书,哥当村会计,村里的每一笔开支都由村主任和理财小组签字报销,兄弟共事21年,财务清清白白。2004年村委换届时,他二哥因年龄偏大提出辞职,但21年的“明白账”,至今还保存完好。

    近几年,后寨村在确立贫困户、低保户对象时,富裕人想当低保户和贫困户的不在少数,甚至以当低保和贫困户来炫耀。他们通过方方面面关系对村组干部说情。针对这种情况,王际银召开党员干部大会,要求党员干部守住信念底线,不越法规防线,坚决按照标准,公平公开精准识别。全村39家贫困户61人,18家低保贫困户无一差错。

    王际银当村干部45年从没沾村里一点光。前些年,镇里为鼓励种植烟叶,税收按一定比例返还村里,并说明按4%奖励村支书。那份属于自己该得的奖金,他全部上缴村里。那年,他爱人患癌症,需要手术和化疗,急需费用,有人劝他从返还款中拿点钱去南阳治病。当时儿子和女儿都在上大学也需用钱,看到母亲病疼,儿女们流泪求他拿回应得的返还款,但遭到王际银拒绝。他四处求借,坚持用自己的钱为爱人治病。几年过去了,爱人竟奇迹般活了下来。

    因积劳成疾,67岁的王际银患上了高血压和心脏病。今春,村支部换届时他坚持退下来。4月上旬,后寨村召开党员大会,王际银捧着鲜艳的党旗授给下一届村支书,铿锵有力地说:“村干部就是一杆秤,秤砣是老百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