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海南新闻 >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路商家纷至沓来,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第一 儋州全力推进城市提档升级
  •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路商家纷至沓来,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第一 儋州全力推进城市提档升级

    时间:2018-04-10 16:16:01  来源:  作者:

    儋阳楼全景。特约记者吴文生摄

    儋州滨海新区展新姿。本报记者苏晓杰通讯员林诗钦摄

    海南故事

    历史,赋予了儋州厚重的底蕴。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设置儋耳郡;公元622年,唐高祖设置儋州,领儋县等地3956户;1988年,海南建省,儋县隶属省管辖;1993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儋县,设立县级市儋州市;2008年,省委五届三次全会上,明确儋州建设海南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定位;2015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地级市儋州市;2017年,省第七次党代会上,再次强调将儋州建成海南西部区域中心城市。

    这条清晰的发展轨迹,也是儋州城市建设不断提档升级的标记。

    经济引擎:城镇建设发挥“洼地效应”

    “5年前,我到过儋州市那大镇,当年沉寂的城北荒地,如今成了繁华的城北新区,儋州发展得真快!”今天,来自湖北的游客甘勉感慨地说。

    那大城北新区现已修通了伏波路、国盛路、文化北路等,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商铺兴旺。能容纳数万人的文化广场,丰富了市民的文体生活。

    而投资2.93亿元、长达5.8公里的中兴大街西延线建成通车后,使那大城区新增面积20%。西沿线的雅拉河两岸,已有不少企业布局进驻,因为在建的万洋高速公路经过雅拉河附近。

    吸引商家的不仅仅是那大主城区,儋州白马井、排浦一线北部湾地区,近年来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多个项目风生水起。近5年来,30多个重点项目落户滨海新区,累计投资额近400亿元。

    为儋州滨海新区提供最大发展动力的,是其“陆海空”交汇的大交通格局。在海运上,滨海新区濒临北部湾,与东南亚交流便捷。在陆运上,洋浦大桥贯通了“海口至洋浦一小时交通圈”,环岛高铁使这个新区南北通透,在建的“万宁—洋浦—儋州”高速公路使那大城区与滨海新区联为一体。在空运上,儋州机场的选址,到滨海新区核心区直线距离只有10多公里。

    除了那大城区、滨海新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十二五”期间,儋州在全市推进“一镇一街”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着力打造一批风情小镇。

    以排浦镇为例,近日记者在该镇看到,宽广亮丽的街道向前延伸,两边高挑的椰子树迎风而立,间或有三四人合围粗的榕树,掩映着客来客往的连片商铺。“2012年以前,街上坑坑洼洼,现在街道好宽好平整啊,我们的生意都兴旺了很多!”在排浦镇居住了40多年的陈治莲感慨。她店门对面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好又多”超市,地势相对低一些。“2014年‘威马逊’台风期间,尽管下了暴雨,但我们超市没有进水,因为街道没有积水。”“好又多”超市负责人刘开明微笑着说。

    儋州市政府汇总数据表明,“十二五”时期,全市累计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10.38亿元,有效提升了城镇化率。1990年,原儋县城镇化率仅为23%,目前,儋州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3%。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到2020年,该市城镇化率可望达到60%,2030年可望达到70%。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儋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33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全省第一。

    文化灵魂:千年古郡彰显“国际范”

    一阵热情奔放的歌声,从手指勾着手指的人群中迸发出来。2017年10月3日,儋州那大城区的文化广场,“诗乡歌海·情调儋州——2017年儋州市喜迎党的十九大调声广场文艺晚会”开启。“我在儋州等你来,来唱调声乐开怀;鱼游千里恋江水,蜜追万里将花采……”洋溢着激情的调声演唱,顿时“嗨翻”全场。

    源远流长的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时期的儋州北部沿海地带,男女集体对唱,歌舞一体,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谪居儋州3年,致力于推动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更使得当地“书声朗朗,弦歌四起”。儋州调声的唱词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东坡文化的滋养。2006年5月20日,儋州调声跻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儋州城市发展中,不但保护性开发包括儋州调声等在内的传统文化,而且以开阔胸襟举办海南雪茄文化旅游节、国际马拉松赛、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超霸战赛。

    千年古郡彰显“国际范”。

    中外融合的文化灵魂,既成为儋州城市开放而务实的精神特质,又在产业发展上起到了引领作用。

    以光村镇为例,除了建成4000亩雪茄烟叶基地,还着力打造雪茄风情小镇。这个风情小镇项目,总占地面积300亩,建有产权式酒店和商业街,计划总投资14亿元。

    以文化的视角观察儋州新型城镇建设,更能形成共赢格局。

    在政府主导层面看,2014年底,儋州跻身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之列。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儋州承担的一项国家战略任务,也是承接省第七次党代会目标任务的综合载体。而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等为基本特征。注入文化内涵的新型城镇化,契合党委政府的施政方向。

    在市场主体层面看,儋州四大特色人文小镇,分别彰显雪茄文化、传统文化、生态文化、养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特色化、差异化。这些小镇,都吸引了一个或多个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投资运作,将颇具特色文化内涵的项目转化现实生产力。

    在消费群体层面看,无论是旅游观光,还是休闲疗养,儋州四大特色人文小镇力避同质化,必将产生无穷的魅力,为消费者带来不同的体验和享受。如此,才能推动有效供给与不同需求的良性互动。

    生态底色:“国家园林城市”提升市民舒适度

    花香馥郁,绿树成荫。近日,儋州市那大城区南部的南茶公园,又迎来一拨拨市民和游客。该公园总投资5000万元,面积14.68公顷,种植景观树4500多株,内设有休闲广场、停车场、亲水台等。

    这是儋州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系列风景之一。

    2017年10月3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225号文件发布国家园林城市命名通报,儋州跻身国家园林城市之列。

    据了解,儋州严格划定城市绿线,按照“一环、两轴、三片、四带、多园”城市绿地系统构架,高标准组织实施。近两年来,儋州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资金共投入4.12亿元。到2016年底,该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82%,绿地率34.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5平方米,初步建成了复合型、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绿色生态体系。

    儋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市”战略,尤其着力塑造普惠全民的园林格局。以满足人民群众“看到绿、闻到香、享受荫”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绿化建设。该市采取闲置土地回收、生态环境治理、拆违建绿、拆迁造绿等措施,拓展城市绿地,在建成区建成南茶公园、城西公园等6个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面积达32.95万平方米,有效提升了市民舒适度。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今年以来,儋州大力推进“一创两建”,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同时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对此,儋州市市长朱洪武表示,要在“多规合一”成果基础上,妥善处理好“地上”与“地下”的关系,城市功能与城市景观的关系,“条”与“块”上下衔接的关系,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