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海南新闻 > 三亚“熊孩子”买“游戏装备” 偷刷母亲银行卡6000元
  • 三亚“熊孩子”买“游戏装备” 偷刷母亲银行卡6000元

    时间:2017-04-02 23:43:22  来源:  作者:

    原标题: “熊孩子”玩游戏买“装备”偷刷母亲银行卡6000元

    3月30日,本报报道海口市民手机密码被孩子看到,孩子为玩游戏充值偷刷2万元。无独有偶,三亚石女士也致电南国都市报热线,称自家孩子也为了在游戏中买“装备”,消费了自己银行卡里的6000多元。

    “我正准备给朋友转账,谁知道我卡里的钱竟没有了。”3月20日,石女士发现自己的银行卡有多笔不属于自己的消费记录,从2月11日开始,石女士的银行卡分16次转走了6000多元,在这些消费记录中,少的几元钱,多的单笔达到648元。

    看到这些消费记录,石女士很费解,“我这张卡都不怎么用,只是绑定了支付宝,这些钱都去哪里了?”带着疑问,石女士来到银行打了一份清单,经过银行工作人员的核实,这些钱都转到了深圳一家游戏公司的账户上。

    石女士想起了自己喜欢打游戏的儿子小雷,“他平时最喜欢拿我的手机玩游戏,我也没有反对。”石女士回家一问,儿子小雷承认自己用钱买了游戏的装备。“我平时用手机付款的时候,他看到了我的支付密码,但我没想到他会记下来偷偷刷。”石女士介绍,儿子小雷今年12岁,他在手机上下载了一款游戏,游戏中需要买一些装备,买装备则需要用点券充值,这6000多元,小雷都用来充实自己的游戏装备了。

    石女士承认自己对孩子的监管不严,但也感觉这笔钱花得很心疼,“未成年人花的钱,能不能讨回来呢?”

    律师说法

    可与游戏运营商协商退款

    “未成年人消费与自身责任能力不相符的产品,是属于可撤销的能力待定合同。”深天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钟敏解释道,小雷12岁是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消费的6000元已经远远超过所属年龄的责任能力,从法律上来说,该消费合同是可以撤销的,石女士可以与运营公司反馈退款。如果运营公司拒绝返还,石女士还可以通过工商部门介入调查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