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海南新闻 > 儋州白马井:繁忙码头变冷清 只因卸货费翻倍涨(视频)
  • 儋州白马井:繁忙码头变冷清 只因卸货费翻倍涨(视频)

    时间:2019-01-29 18:56:52  来源:  作者:
    儋州市白马井镇的南司码头,是海南著名的渔货码头。每天,来自儋州、东方、昌江以及广东、广西等地的渔船,在这里停靠进行渔货交易。可最近,这个繁忙的码头却变得很冷清,这是怎么回事呢?

    1月23号上午,记者来到了儋州市白马井镇的南司码头,发现近750米长的码头,停靠的渔船零零散散,鲜少有鱼贩与渔民交易的场面。

    鱼贩告诉记者,以往,每天的凌晨三四点开始,南司码头就会有很多满载而归渔船在此停靠,渔民们就与岸上的鱼贩进行渔货交易,场面非常壮观。但今年的1月10号,南司码头实行新的收费规定后,这里才变冷清的。

    记者了解到,南司码头是由海南白马井渔港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该公司属于国有控股企业。南司码头渔货交易的通常做法是,渔船靠岸后,渔民会把鱼放在白色的塑料盘里,一盘鱼重约40斤。通常情况下,一艘小渔船的鱼可以装300盘到1000盘不等。之前,一艘渔船的卸货费为50元到80元不等。今年1月3号,海南白马井渔港股份有限公司张贴了“关于市场封闭管理的公告”,1月10号,实行新的收费规定。直接按盘的数量来收费,一盘鱼卸货费5毛钱。

    按一艘船可以装300盘算,涨价后鱼贩需要交纳150元卸货费,是之前费用的两到三倍,按一艘船可以装1000盘来算,鱼贩们需要交纳500元卸货费,是之前的六到十倍,而且现在码头也被封闭起来。

    南司码头的交易市场与档口只隔一条马路。鱼贩在跟渔民拿到渔货后,就会直接把渔货送到档口,跟档口的商贩交易。1月9号,海南白马井渔港股份有限公司就安装护栏,把交易市场与档口隔开,并另设立了两个闸门。10号起,鱼贩要运送渔货到档口,必须要经过闸门。而经过闸门,鱼贩就需向门岗工作人员支付一盘5毛钱的卸货费。鱼贩们因此压低收购价格,很多渔民也离开南司码头到附近的其他码头卸货。为了核实情况,记者也来到了南司码头其中的一个闸门。

    新收费标准实施,繁忙的码头变得冷清,而公司每天能收到的钱,肯定会更加少,那么这海南白马井渔港股份有限公司为何要突然涨价呢?这个收费标准有没有依据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采访当天,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也来到了海南白马井渔港股份有限公司。

    在现场,海南白马井渔港股份有限公司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儋州市物价局转发海南省物价局省关于规范渔港经营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记者看到该文件在2013年,海南省物价局已经批复。其中,《海南省渔港码头经营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表》的收费项目分两大类,一是码头场地使用费,二是渔货交易综合服务费。在码头场地使用费中,就明确写着使用场地卸(鱼)货,一盘40斤一次,收费是5毛钱。

    而除了这项收费以外,其余的收费还有加工渔货,装卸渔具、修补网具等,因为加工渔货收费是跟附近档口的经营者收取,装卸、修补渔具收费是渔船收取,所以鱼贩对这些收费,都不存在异议,大家最关注的还是使用场地卸(鱼)货费用,公司方面介绍,2013年文件批复下来时,公司也按照该收费标准来收取码头场地使用费。但鱼贩们并不愿意按这个价格来支付费用,经常与公司的收费人员讨价还价,有的鱼贩甚至直接不交,导致长期以来,南司码头不仅收费混乱,管理也很松散。

    那么,六年的时间过去,当初的这份《海南省渔港码头经营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表》还有效吗?

    儋州市物价局表示,2016年《海南省物价局关于对部分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废止的通知》中,就废止了规范渔港经营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废止原因是收费标准已放开。也就是说,海南白马井渔港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自主定价,也可以按之前海南省物价局批复的收费项目及标准来收取费用。

    记者了解到,在新收费标准实施以前,南司码头每天要停靠船80到100艘,因为收费不规范,这里每天收费大约在800到两千多元,新收费标准实施以后,码头每天停靠船只减少,但收费标准提高,所以公司每天仍有一千多到两千元的收入,对于这种情况,海南白马井渔港股份有限公司也有自己的考虑。

    南司码头提高收费价格后,很多渔船就不再停靠到这里,那么,这些渔船都去了哪?这个问题能不能有一个妥善解决的方案呢?

    鱼贩们称,她们也找海南白马井渔港股份有限公司协商过南司码头收费的问题,但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因此鱼贩们只得压低渔货价格,导致很多渔民就不再把船停靠南司码头,而开往距离南司码头一公里外的扬帆码头。目前,鱼贩们也暂时跑到扬帆码头,与渔民进行渔货交易。采访当天,记者也来到了扬帆码头,看到停靠在这里的渔船,确实比南司码头的数量要多。

    记者了解到,目前,白马井中心渔港分三段管理,南司码头由海南白马井渔港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扬帆码头由儋州市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另外一段由三沙市管理。在南司码头实行新的收费规定后,大部分的渔船都来扬帆码头停靠。因为扬帆码头目前还没有收费。

    扬帆码头原本仅供渔船停靠,并不具备渔货交易的条件。现在,突然变成渔货交易的场地,不仅让鱼贩和渔民不方便,还增加了档口商贩的成本。

    档口商贩介绍,之前,在南司码头,鱼贩们拿到渔货,再转卖给他们,整个距离不到五十米,不需要什么车费。现在,渔民和鱼贩在扬帆码头进行交易,档口为了拿货,也只能跑到扬帆码头来,这样每一次运输,他们都要增加运费。虽然,这笔运费,会比南司码头的卸货费便宜,但跑来跑去,太不方便了。

    在渔船、鱼贩和档口的人看来,这就是用脚来做选择的一个过程,因为扬帆码头不收费,所以他们都跑去了扬帆码头,但扬帆码头不具备渔货交易的条件,大量涌入的渔船,会对扬帆码头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当天下午5点,几名工人在扬帆码头修补渔网完工后,没有清理地面上的垃圾,就准备离开现场。而这一幕,被正在巡逻的码头工作人员发现了。

    当场,码头工作人员要求那几名工人打电话给渔网的负责人,让其来现场将垃圾清理干净。李先生告诉记者,之前,扬帆码头主要是由他们两个人来管理,除了指挥渔船规范停靠码头,他们还负责打扫码头的卫生。从1月10号开始,扬帆码头每天都会来了一大批渔船,很多鱼贩也赶来这里,与渔民进行渔货交易。这给他们的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扬帆码头本来只是一个船舶停靠点,并没有相关的渔货交易配套设施。现在,突然变成了渔货交易的场地。码头原本所配备的工作人员,也难以监管得过来。为了规范码头管理,前段时间,儋州市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给扬帆码头增加了5名工作人员。

    李先生说,目前,扬帆码头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为了维持现场秩序,他们码头工作人员都是轮流值班。而现场的垃圾清理,他们要求鱼贩们,谁制造的垃圾,谁就负责清理。但现场留下的许多垃圾表明,很多鱼贩并没有这样做。针对这一情况,扬帆码头也准备制定可行的方案。

    目前,儋州市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已经向儋州市政府打报告,申请在扬帆码头建立一个临时的渔货交易市场,规范管理码头。

    南司码头卸货费上涨,很多渔民转移到扬帆码头,可扬帆码头又不具备渔货交易的条件,在新的渔货交易市场建好之前,这种混乱的局面,还要维持多久呢?节目播出前,记者了解到,目前,儋州市物价局正协调南司码头,对卸货费价格做进一步协调。

    主播评论:打开儋州市人民政府的网站,可以发现作为海南海岸线最长的市县,2017年儋州的渔业产值达到78亿余元,远超种植业、畜牧业的产值,占儋州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三,可以说渔业是儋州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码头作为渔民交易的重点场所,重要性不言而喻,建好码头的配套设施,管理好码头的收费价格,服务好渔民的渔业生产,是当地政府的重要职责,而对于这样涉及重点产业,重点民生的码头,到底应该怎么管,收费到底应该怎么收,还需要政府主动作为,组织多部门到现场调研,规范管理。解决当地渔民和各码头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