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潮州严控用海指标 海洋生态红线“零触及”
  • 潮州严控用海指标 海洋生态红线“零触及”

    时间:2017-12-02 16:22:53  来源:南方网  作者:苏仕日 廖奕文 陈榆 潮海渔

      南方网讯 (全媒体记者/苏仕日 廖奕文 通讯员/陈榆 潮海渔)笔者1日从国家海洋督察组第五组督察潮州市工作汇报会上获悉,近年来,潮州严格控制围填海的数量和规模,在用海指标“少之又少”的情况下,至今没有突破用海管控指标,没有触及海洋生态红线。5年来,该市获得省政府批准填海项目4个,填海面积约84公顷。

      12月1日起,国家海洋督察组第五组(广东)正式进入下沉督察阶段。1日至3日,督察组将深入潮州开展海洋督察。据悉,此次海洋督察包括围填海专项督察和例行督察。潮州表示,对督察组交办的事项,将第一时间回应、落实。对于违反工作纪律,不支持、不配合督察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追责。

      集约节约用海 合理利用有限岸线资源

      据了解,潮州共有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岛106个。历史上,该市大量岸线曾被筑堤围海造田。

      目前,该市大陆岸线总长为75.3公里,其中自然岸线仅有25.8公里。因此,该市用海指标特别是自然岸线可用指标少之又少。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潮州全市约束性指标中围填海面积只有65公顷、岸线占用750米。

      为此,潮州坚持集约节约用海,严控用海规模和占用岸线长度,保护有限的岸线资源,并进行合理利用。五年来,潮州实现对围填海项目的全面监管,并开展专项大检查,依法依规查处围填海案件。截至目前,该市尚未突破用海管控指标,没有触及海洋生态红线。

      潮州市委书记刘小涛表示,将以此次督察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海上日常执法巡查工作的常态化,不断提高海洋综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进蓝色海湾、美丽海湾建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加强生态修复 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

      近年来,潮州坚持海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加强海域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不断优化海洋生态环境,致力打造景观优美、生态优良的美丽海湾。目前该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未发生赤潮现象。2016年,全市海洋产业总值88.02亿元,占全市GDP的9%,海洋经济已成为潮州经济新的增长点。

      据悉,潮州已制订了至2020年完成5公里海岸线修复的工作目标。目前已在饶平县海山镇相关岸段种植红树林,修复海岸线2.7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5公里,海岛岸线1.2公里,构建沿海生态屏障。

      同时,潮州积极实施“粤东柘林湾海洋生态修复”项目,重建沿岸退化红树林1000亩、滩涂湿地受损贝类7000亩、浅海退化海藻场300亩。今年以来,潮州先后2次组织清理拆除大埕湾、金狮湾港口航道区多处违法吊养养殖共计6500亩。

      潮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殷昭举表示,接下来,潮州将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修复,重视并抓好“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布局,并提高全社会海洋保护意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