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打造农业公园!惠州现代农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 打造农业公园!惠州现代农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时间:2017-11-22 16:11:43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叶石界

        现代化的沼气池让养猪场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位于惠阳区平潭镇的四季绿农业生产基地,一片瓜菜正在茁长成长,让初到此地的游客感受到一片欣欣向荣。

        “现在用的都是有机肥,化肥是不用的。你应该能闻到一点臭味,这是有机肥挥发出来的。”刚刚走进基地,该公司董事长张宋对记者说,脚边刚种下不久的生菜绿油油的,旁边的蒲瓜沉甸甸地吊在竹架上。记者蹲下来细看菜地里的菜叶,发现鲜嫩的叶子没有长虫子,瓜果也比平常看到的更大。

        在张宋的设想中,这里要做成一个农业公园。实际上,打造农业公园是惠州发展绿色农业的一个缩影。

        即将举行的惠州市第五届现代农业博览会将主题定为“绿色农业 生态惠州”。近年来,惠州诞生了不少绿色农产品品牌。在绿色生态这条路上,惠州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

        南方日报记者 叶石界

        建立循环机制催生更多绿色产品

        从事30多年农业种植的张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只要顺应自然,不需其他药物处理,也能种出不患虫害、不染病的瓜菜,而且这样长出来的瓜菜一定是最健康的。”他说。

        在这里,张宋不仅要发展种植,还要提供一个体验和学习的地方。“基地想向游客呈现绿色种植的整个过程,开园之后,我们会专门给游客做讲解。”他说,基地将主题聚焦于大健康农业和科普教育,边经营、边建设、边摸索、边学习,致力于将农田变成花园式的生产基地,将农业公园打造成绿色农业发展的一个样本。

        而在惠城区汝湖镇的黄埔村,源茵生态园同样走出了一条绿色升级的发展之路。

        作为源茵生态园的创始人,15年前,张元英承包了一家养殖场开始经营养殖企业。原来一直从事相关养殖技术的她将养猪场越做越大,也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但养猪场带来的一个大问题便是污染,没有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给周围村民带来很大的困扰,遭遇了反对。

        为解决这个问题,张元英在黄埔村开辟了一个600多亩的土地,除了建设一个80亩左右的养猪场,另外大部分主要用于种植。整个园区的种养殖形成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闭环。

        记者看到,养猪场建设一套具备生物降解、深度过滤的污水处理设施。猪场排泄物经过处理后,沼液可以放进鱼塘作为鱼饲料,沼渣作为果树和菜地的有机肥,沼气用于发电——于是,一个综合循环利用的立体生态农业机制便建立起来了。这不但解决了污染问题,还带来显著的附加值,降低了生产成本。

        近日,记者来到基地,看到一排巨大的铁罐。广东源茵生态园有限公司营销经理刘宇枫告诉记者,这些铁罐都是沼气池。不远处则是一排猪舍,圈养着600多头生猪。

        在菜地里,记者看到菜头堆积着黑乎乎的泥土。刘宇枫介绍,这就是有机肥,旁边还有120亩的葡萄种植园、150亩的荔枝,以及数十亩的百香果、番石榴、蔬菜基地等种植基地,产自养猪场的有机肥都投往了种植基地。

        在惠州,这样的生态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正越来越普遍。在惠州市农业局负责人看来,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发展,农业的绿色化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关键议题,就是顺应消费升级的需求,生产出更多符合现代人生活的绿色、生态产品,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完全符合这一方向。”他表示。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