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乳源瑶族“十月朝”文化旅游节唱响“农旅融合”最强音
  • 乳源瑶族“十月朝”文化旅游节唱响“农旅融合”最强音

    时间:2017-11-21 16:42:44  来源:韶关日报  作者:陈励

    图为粤北(乳源)农特产品博览会展区一角。 钟华 摄

      南水湖畔风驰电掣的身影,云门山脚回荡着古朴悠扬的瑶族民歌,一幅幅精美的瑶绣,一道道诱人的美食,一场场紧张刺激的赛事,一张张欢快的笑脸……这些动感活力,激情四射的画面构成了2017年第十一届乳源瑶族“十月朝”文化旅游节。“十月朝”文化旅游节将具有悠久历史的瑶族传统节日赋予新的内涵,“旅游搭台,文化唱戏”让乳源唱响了秋冬之际最独特的旋律,也力促“大南岭”全域旅游文章不断做强,持续擦亮“世界过山瑶之乡”旅游品牌。

      “拜盘王”寄托瑶民期望

      每年举行的“十月朝”,其重头戏还要数瑶族民众祭祀祖先的仪式“拜盘王”。盘王祭祀活动秉承“敬我始祖,爱我中华,传承文明,构建和谐,民族团结,促进发展”的主题。在盘王纪念馆内,记者看到从各地赶来参加祭祀活动的瑶族同胞,男女老少均身着瑶族传统服饰。祭祀仪式神秘而庄重,内容丰富多彩,不但有祷词、歌谣,还有舞蹈和戏剧表演,反映了历史、英雄人物、生产劳动及男女婚姻爱情等内容,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瑶族同胞们通过“拜盘王”缅怀先祖功德,传承盘王精神,展示民族风情,促进民族团结。“拜盘王”展现出瑶族原始文化的继承性、民族性与群众性,这成为瑶族民众文化的共识,也在瑶族民众中起着巨大的凝聚力。2006年8月,“瑶族盘王节”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瑶绣“绣”出美好愿景

      天寒地冻十月天,但举办“十月朝”文化旅游节的乳源却是热火朝天。瑶绣艺术节、瑶族山歌会精彩纷呈,动人的瑶歌《云里古粤瑶》、精致的瑶绣给观众献上了一场美的盛宴。  

      20多位绣娘身着传统瑶族服饰,在瑶绣艺术节飞针走线,不用打板、打图,从反面就绣出了形象生动的鹿纹、人形纹、松果纹等各色图案,让观赏者大饱眼福,直呼过瘾。不少游客在摊位前选购瑶绣,或是戴上精美的瑶族头饰拍照留念。瑶绣传承人邓菊花告诉记者,今年瑶绣协会创作了一批新颖的瑶绣制品,如双肩包、手链、手机包、挂画等等。“瑶绣内涵丰富,我们将美好的祝愿绣在一针一线里,传递给大家。希望有更多人感受到瑶绣的魅力,爱上瑶绣。”邓菊花笑着说出她最大的心愿。  

      瑶绣反面刺绣是极为珍贵的、独特的过山瑶文化,也是乳源标志性的民族文化品牌,2011年5月,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瑶绣真的是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美丽工艺品,这次一定带些回去送给亲戚朋友。”来自深圳的游客梁女士感叹道。

      农特产品展现农旅融合魅力

      瑶家腊肉、瑶爽酒、云门柑、瑶乡山水马蹄……在第三届粤北(乳源)农特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农产品展示展销区,各种乳源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本届农博会在乳源中国供销粤北农批中心举办,展览分4大展区,面积达2万平方米,有超过300家企业和商户参展。此次农博会突破“聚焦于农,专注买卖”的传统模式,首次引入“农博会+音乐节”的跨界组合,现场还有缤纷美食节活动,50多款美食让游人大饱口福。  

      这是乳源为进一步展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宣传乳源特色农业品牌、生态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不断深化产业融合模式,走出的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广东中农批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梁玮烨表示:“农博会不只是展示农产品,更是一个品牌打造平台、商家抢占市场平台、农业专业交流平台,预计每户参展商家一天的零售额可以达到4000元至5000元以上。”  

      “趁着这次农博会,我把自家野生香菇培养基也带了过来,让游客、企业看看原生态香菇是怎么培植的,也希望能通过这样好的平台扩大香菇销路。”参展的乳源洛阳镇农户朱春娣显得信心满满。  

      “我们举办‘十月朝’文化旅游节,目的是着重推广乳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唱响‘农旅融合’最强音。”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钟沛东说,“乳源坚定生态发展不动摇,大力推动以‘大南岭’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开发,持续擦亮‘世界过山瑶之乡’品牌,为主动融入珠三角,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勇前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