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广东新闻 > 十年蓄势 湾区雄心
  • 十年蓄势 湾区雄心

    时间:2017-09-29 18:28:33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伶仃洋岸千帆进,五桂山青延绵长。

      2007年,《南方日报》深耕名城中山,《中山观察》开版。

      那一年,距离中山登上新华社《广东跃起四小虎》、一跃成为珠三角改革开放经济奇迹刚好满20年。彼时的中山,外资和民营等非公经济已经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95%以上,生产总值达1238.04亿元,以全省1%的土地面积、2.7%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3.9%的生产总值。

      2017年,《中山观察》迎来开版十周年。

      这期间,中山GDP增加了2000亿元,人口增加了62万人;这期间,深中通道一桥飞架珠江两岸,粤港澳大湾区扬帆起航,一个世界级的经济带正从珠江口岸浮出历史地表;这期间,组团发展战略全面铺开,全省最大行政服务中心建成,招商引资取得历史新高。

      伟人故里迎来发展拐点。上述事件与关键词,足以代言中山今后的转型路标,它们分别打开了几个新的发展维度:集群发展新逻辑、产城融合新空间、创新驱动新动力、要素分配新模式——这是中山未来十年的轨迹,不仅鲜明地体现着这座城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与意图,更明确地表达了它对新一轮开放发展和区位重塑的价值主张: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及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深圳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领域所显示出来的竞争力,将对中山的创新链条延展给予全新的启示;广州作为优质高校资源集聚地、国际产业服务中心和全球性物流枢纽中心的定位,将为中山产业升级提供新的思路;前海、南沙、横琴三大自贸片区崛起,将给中山带来更富活力的启示。

      这是一次价值重塑的探索。1979年,广东真理标准问题的第一次讨论现场会就在中山市板芙镇里溪村举行,由此全面打开了改革局面。在湾区时代以更强有力的举措推动镇域发展模式改革、以更大的决心打造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以更开放的姿态参与珠三角国家自主示范区建设,是中山市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转型节点寻找下一个30年发展路径的起点,也是这座伟人故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雄心。

      近日,中山市委书记陈旭东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城市,中山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格局上谋划发展,为广东实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作出应有贡献。

      十年为盼,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拐点,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国家自主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区域,当以更开阔的思路,更具创新性的思维、更有前瞻性的格局思考并践行改革实践,以最大的改革勇气和行动力,探索面向全球化的格局重塑和价值表达。

      十年见证,《中山观察》从一纸媒体成长为涵盖报、网、端、屏在内的全媒体矩阵,以更新、更快、更立体、更具高度的方式记录并参与中山的改革与发展。

      岐江河畔,十年守望,书写城市新高度是我们不变的誓言。当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打下第一个钢圆筒,当“水上深中通道”实现首航,当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华南总部等重大战略新兴产业在中山落户之时,新的故事再次启幕。期待在这片曾经诞生威力、乐百氏、小霸王、金正、帝禾显赫一时电器品牌的土地上,《中山观察》再书改革传奇。

      出品: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

        监制:胡智勇

        策划:赵威采写

        统筹:罗丽娟 孙嘉琳 何伟楠

        编辑统筹:谭亦芳 高静宁 张素圈

        版式统筹:吴颖岚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