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 带领乡亲奔富路――康乐县景古镇脱贫攻坚工作见闻
  • 带领乡亲奔富路――康乐县景古镇脱贫攻坚工作见闻

    时间:2017-08-22 18:34:3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通讯员黎元军

    带领乡亲奔富路

    ――康乐县景古镇脱贫攻坚工作见闻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通讯员黎元军

      在康乐县景古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进程中,许多乡土能人充分发挥致富带富才能,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景古村村民侯煜熊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验,总结出了“投资少、便管理、产量高、效益好”的膜侧当归栽植技术,使当归产量从亩产300多公斤增加到了800公斤左右,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找到了一条“绿色通道”。他致富不忘乡亲,主动把膜侧当归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乡亲们,并于2011年成立了以当归种植、加工、销售为主的中药材产销合作社,吸收1000多户种植户加入。

      近年来,针对当地没有中药材交易市场,大部分药农被动等待收购商上门收购,上市交易数量较少的状况,景古镇结合易地搬迁项目,筹建占地面积60多亩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实现“景古当归”向深加工、精包装的根本性转变。

      在中药材种植中涌现出的一大批致富带头人,经过多次考察,尝试通过租赁的方式,在青海及我省临潭、张掖等地租赁土地进行中药材种植,取得了成功。在他们的带动和帮助下,景古镇群众在外地租赁土地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5000亩左右,年产各类中药材62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5500多万元;中药材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明显提高,中药材产业成为促进景古镇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线家滩村的石汉成、八字沟村的张应林、牟家沟村的开永成和张守忠等都是景古镇育苗产业中的佼佼者。他们发展育苗产业比较早,在云杉、油松、柳树等培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看栽植苗木收益好,周围群众纷纷上门请教,他们都认真传授,并经常到群众的田间地头义务指导。他们不仅是育苗的高手,还是销售的行家里手,每年帮助群众出售苗木5万株左右。在他们的带动下,全镇有230余户群众栽植云杉等苗木800余亩,户均年收入都在1万元左右。

      在景古镇,像这样的乡土能人还有不少,他们活跃在农村,带动了一大批农户脱贫致富。

      温家河村的精准扶贫户常维红,由于母亲常年患病,两个孩子均在上学,无法外出务工,家境困难。2014年,当归种植大户石应荣得知他家的情况后,借给常维红5000元资金种植当归3亩,并多次上门指导,当年就收获当归5000多斤,石应荣以略高于市场价全部收购,使常维红当年收入2万多元。从此,常维红每年都种植当归,在2016年实现了脱贫。

      景古村的牟秀红因丈夫在外务工时受伤,家庭陷入困境,致富能人赵文辉主动邀请牟秀红到自己的药材加工厂打工,并教授中药材种植和粗加工技术,使牟秀红一家每年增加收入2万多元。

      在近两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景古镇有一批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乡土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对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和水平,并建立了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基层后备干部队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