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 【非遗撷英】丝路上的驼夫号子
  • 【非遗撷英】丝路上的驼夫号子

    时间:2021-04-23 22:00:41  来源:  作者:

    【非遗撷英】

    丝路上的驼夫号子

    1936年,一支民勤驼队在沙漠中行进。

    樊泽民

    “哎嗨哟!上了哇路呀,动起了身!……叮咚……叮呀嗨咚!”一首驼夫号子,从明代流传至今。

    民勤骆驼客是古丝绸之路沿线从事驮运商贸行业的人,驼夫号子是骆驼客在走南闯北的旅途中自创自唱形成的地方民间音乐,2017年被列入甘肃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明代以后,民勤很多男丁以跟随驼队运输货物为业,成为骆驼客。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当地骆驼队运输更为兴盛。

    民勤骆驼客常年走南闯北,驼队路线四通八达,活动范围广,涉及古丝绸之路甘肃段辐射的北方地区,甚至在异国他乡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东北经阿拉善、包头、张家口至京津;北至乌兰巴托;东南经兰州、西安到泾阳、汉中;西南经青海至西藏;西经河西走廊、哈密、乌鲁木齐,远至西亚;西北经新疆,至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直至莫斯科。

    民勤骆驼客在600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跋涉中,积累了很多经验。

    骆驼客运送货物,短途需要三五十天,长途则需要两年。因此要掌握驯骆驼、扎鼻棍、调骆驼、编队、装货、探路、大风天气辨识方向、打踪、寻找水源、盖井、立照子、风雪宿营、续火、防狼、驼队护卫、人与骆驼常犯疾病的治疗、器物的制作修理、交流贸易等诸多旅途、野外生存技能技巧。

    民勤骆驼客在途中传唱着自编的《拉骆驼》等驼夫号子。曲调雄壮高亢,唱腔粗犷,古朴沧桑,常与骆驼有规律的步伐和有韵律的驼铃声相和,是西北民间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民勤骆驼客留下的驼队传说与民间音乐,形成了在甘肃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民勤骆驼客文化,其中涉及天文、地理、交通、军事、医学、动物学、文学、音乐、商贸、民俗风物等方面,是研究中国西北社会形态变迁以及丝路文化的鲜活资料。

    时代变迁,虽然骆驼客民俗文化仍在流传,驼夫号子依旧被传唱,从事大规模货运的骆驼队已经失去了商业价值,骆驼客的背影渐次远去。

    近年来,当地文化部门在更加全面地发掘、研究和保护骆驼客文化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力度。而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一批新的“骆驼客”通过开展骆驼客体验及研学游服务,也尝试着以一种新的形式留住这份珍贵的文化记忆。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