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 第二届陇原工匠揭晓 10人入选10人提名
  • 第二届陇原工匠揭晓 10人入选10人提名

    时间:2018-01-30 16:14:1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第二届陇原工匠揭晓 10人入选10人提名

      由甘肃省总工会、甘肃日报社、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联合开展的2017年“陇原工匠”学习宣传推荐活动,经过各市州各产业系统企事业单位层层宣传推荐、公众投票、资格审核专家组审核、会议研究、社会公示等环节,赵洪刚、王玉明、孙青先等10人为我省第二届“陇原工匠”,廖永刚、董兵天、王一等10人为第二届“提名陇原工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直有关部门、行业的大力支持下,我省“陇原工匠”学习宣传推荐活动,着眼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深化供给侧改革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生产一线技术工人和普通劳动者,经过企事业单位普遍动员和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参与网络投票的人数突破300万人,宣传了推荐对象的典型事迹,弘扬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唱响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旋律,凝聚起了全省各行各业广大劳动群众钻研技术、精研业务、创新创造、追求卓越的蓬勃热情,成为新时代推动我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2017年陇原工匠及提名陇原工匠事迹简介

      陇原工匠(10名)

      

      1.赵洪刚,49岁,中共党员,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含能公司化工三厂304车间112工组大组长,含能材料制造高级技师,兵器集团关键技能带头人。他熟练“驾驭”和发展了混合产品生产线,使生产线实现了产品互补、工艺互进、研发配套。在结晶粒状某产品生产中,他提出了“缓慢降温结晶”的理论,使成品合格率提高至92%以上,编写的“赵洪刚结晶粒状某产品缓慢结晶岗位操作法”,获得了含能公司技能比武大赛一等奖。在某产品生产过程中,他通过优化工艺,有效解决了“撞击感度”不合格问题。针对喷射类某(8类)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他提出采用喷射和级配相结合的生产方式用于生产,大大提高了某(8类)产品的一次交验合格率。

      

      2.王玉明,藏族,51岁,中共党员,卓尼县喇嘛崖洮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农村实用文化人才“正高级”职称。他出身于制砚世家,擅长人物砚的雕刻,刻画细腻,惟妙惟肖,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气息。1997年其作品“画龙点睛砚”被作为甘肃对香港回归的赠礼之一赠送香港,2004年4月《西厢记洮砚》在第十五届全国文房四宝精品博览会荣获金奖。2007年他的巨型洮砚作品《红楼梦砚》在第八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首届卓尼风情旅游艺术节洮砚工艺的展评中获得特等奖,并经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授予他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创作奖。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9年7月授予国家级制砚艺术大师荣誉称号。他先后培养洮砚雕刻高技术人才近500多人,其中有6人已经被甘肃省评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他现为国家级制砚艺术大师、甘肃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

      

      3.孙青先,51岁,中共党员,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乙烯联合车间乙烯装置操作工,高级技师。1995年,他参与筹建16万吨/年乙烯装置,编写完成了《乙烯装置裂解炉操作法》等近40万字的技术资料,被推广至国内乙烯装置广泛应用。他总结出的“三步控制法”,实施后裂解炉双烯收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年增产乙烯1200吨,增收540万元。他参与策划和实施的GB201压缩机更新改造,开创了国内乙烯装置压缩机在原址上成功改造的先河,改造后的乙烯装置能耗697千克标油/吨,双烯收率46.79%。他组织技术攻关解决了20项生产难题和安全隐患,15项QC成果获得国家、省、中石油的表彰,16项技术技能成果在行业内推广应用,为乙烯装置长周期运行和节能降耗提供了坚实保障。2007年,被聘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和兰州石化公司内部高级培训师;2008年被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兼职副教授。他先后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4.宋军光,42岁,中共党员,国网兰州供电公司配网带电作业中心带电作业班班长、高级技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有任务他总是冲在前面,16年来他共参与完成带电作业21830次,减少停电时户数224741(时・户),节约电量15630.29万KWH,班里的同事给他算过一笔账,光是手套他一年就能磨破110双。为了把带电作业危险降到最低,他带领科研小组研发了《10kV配网线路带电作业用硬质分流线支撑架装置》及《配网带电作业斗内专用绝缘工具箱》等30多项新工具、新装备、新材料。其中《绝缘平台》等5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15年6月24日,他作为现场总指挥参与了全国首次高海拔地区配网带电作业,此次高海拔地区配网带电作业项目的圆满完成,填补了我国高海拔地区10KV配网带电作业的历史空白,2016年荣获“陇电工匠”荣誉称号。2011年获省电力公司首届“10kV配网带电作业”技能大赛个人全能一等奖。2012年获中电联“电力行业技术能手”。

      

      5.杨锡仓,67岁,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炮制分会理事、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首席专家、中药学技术顾问、中药炮制技术指导老师。杨锡仓17岁跟师看病认药、学调剂,1990年12月,被遴选为全国首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马炎铭学习中药炮制和中药制剂,成为中药炮制“京帮”学术流派的传人。从2002年起,曾连任甘肃省第三批、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甘肃省五级师带徒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指导老师。2017年7月,遴选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确定为全国“省级中药炮制传承基地”。他曾获甘肃中医学院颁发的“2002―2003年度先进教师”荣誉证书;2011年10月,获甘肃省卫生厅颁发的“甘肃省卫生行业中药操作技能大赛指导老师二等奖”;2012年,荣获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优秀老专家”称号。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