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 一片丹心铸纪魂――记徽县纪委副书记侯卫庆
  • 一片丹心铸纪魂――记徽县纪委副书记侯卫庆

    时间:2017-10-10 16:24:3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记者 周者军

    一片丹心铸纪魂

    ――记徽县纪委副书记侯卫庆

      本报记者 周者军

      从踏上纪检岗位那天起,他就义无反顾扎根一线,一干就是28个春秋。他以执着的信念、坚实的足迹、辛勤的汗水,展现着一名基层纪检干部的风采――他,就是徽县纪委副书记侯卫庆。

      以前在徽县财政系统纪检监察岗位上工作时,侯卫庆就因财会业务精湛、敢于坚持原则、作风严谨细致而广受称道。2010年初,他被县纪委抽调开展全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时,又以突出表现赢得了普遍称赞。很快,他被选拔到县纪委任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

      家人和亲戚朋友劝他说纪委是“出力不讨好、得罪人的单位”,侯卫庆却没有丝毫的犹豫。“我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和纪检监察结了缘,干纪检监察工作更适合我发挥专长,实现自身价值。”他坚定地说。

      调入县纪委后,他先后担任监察室主任、县纪委常委、副书记等职。进了纪检监察的门,就不能怕得罪人,侯卫庆深谙此理,也做到了。7年来,被处理人员的家属上门哭闹过,妻子上班路上被人咒骂过,就连刚参加工作的女儿也被人恐吓过,但他始终没有退出纪检监察系统的想法,“我是在为群众做好事,是为党的事业负责,邪不压正,我坚信我认定的路没有错。”他说。

      7年多来,侯卫庆办理过的案子很多,经他手受处分的干部也不少。有些抱有侥幸心理的干部,认为凭借熟人关系、“糖衣炮弹”就能让他“网开一面”“高抬贵手”,结果都碰了“硬钉子”。

      “只要是组织交给的任务,无论案子有多棘手,无论线索有多复杂,无论遇到的阻力有多大,决不退缩,一查到底。”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5年春,在审查一起部门领导违纪问题时,由于被审查人曾在多个部门和乡镇任职,社会关系复杂。为了排除干扰,阻断说情渠道,侯卫庆将核查账目、谈话取证、外围了解等工作安排在秘密地点进行。侯卫庆及办案人员连续6昼夜奋战,翻遍了4大箱账务资料,与20多个相关人员谈话取证,制作谈话笔录百余页,终于使问题得到了彻查彻办。事后,就连被给予党纪处分的当事人都对侯卫庆不畏压力的精神和公正无私的作风深表钦佩。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侯卫庆始终以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己任,视党纪国法如生命,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纪律,维护群众权益。5年来,侯卫庆共开展廉政谈话、函询等约谈领导干部606人,诫勉谈话47人,立案审查11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8人,其中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党员干部42人。

      侯卫庆从事纪律审查工作多年,平时请他去“坐坐”的人很多,说情的也不在少数,但他总是婉言相拒,并时常提醒身边的同事:“好酒好饭,好喝好吃难消化。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是责任,也意味着更多的付出,滥用权力必然自吞苦果。”

      2013年10月,一名被审查人的家属叫上侯卫庆的堂妹,以看望他生病的母亲为由来到家中,闲聊了一会儿后,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对侯卫庆说:“我们家里全指望着这个人,请你看在亲戚的分上,放他一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侯卫庆铁青着脸说:“你这样做是错的,你也把我看错了。只要他积极配合调查,认真交代问题,主动退赔违纪资金,组织会考虑从轻处理的。”说完,还毫不留情地训斥了同来的堂妹。

      多年来,侯卫庆总是顾不上休息,也没有时间与家人团聚,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热爱的纪检工作中。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他是和办公室里一盏孤灯、一摞摞卷宗一起度过的。2013年底,侯卫庆带队审查某村干部违纪问题工作进入突破阶段,身患高血压的母亲突然发病住院。一边是急需陪护照料的白发慈母,一边是时间紧、任务重、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的重要案子。在忠与孝、情与纪面前,侯卫庆含着眼泪毅然选择坚持在纪律审查一线。经过10多个日日夜夜,案件得以顺利突破,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涉案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