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 “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
  • “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

    时间:2017-09-30 23:34:08  来源:每日甘肃网  作者:韦德占 王占东 杨方铭

      木寨岭隧道的建设中,工人们用小推车将隧道内的砂砾推出洞外。(资料图)

      每日甘肃网记者韦德占 王占东 杨方铭

      解放战争时期,小推车在淮海战役中立下来汗马功劳,以至于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在今天,中铁隧道集团的工人们用小推车推出了380万方的土量,推出了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的胜利,推出了一条打通西部经济繁荣发展的通道……

      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处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板块碰撞交界处,是国内施工难度大、风险极高的铁路隧道,被专家称为“世界难题、国内罕见”。2009年2月开工不久,建设者们便遭到前所未见的阻力。隧道进口开挖到300米时,遭遇到浅埋段,但是超强地应力爆发,隧道每天“收缩”变形10至20公分,即使超常规支护,仍然不起作用,倒“U”字型的钢拱架变形扭曲成“Z”字型,工字钢成了麻花钢,施工之艰难远超出预期。

      遇风即化、遇水即融,木寨岭隧道的脆弱地质完全颠覆了传统隧道施工打眼、放炮、出渣施工概念,打隧道被“抠隧道”所代替,常规机械威力“顷刻失灵”。

      隧道掘进中放弃炸药爆破,破碎机就像扎进了细沙堆,钻杆像是打进了宣纸屑一样,工人们只能采用最原始的镐和锹,一锹一镐地往里“抠”,若大的掌子面变成一个了“考古场”。

      为了稳定掌子面,锚杆作业时只能靠人工齐上阵,在“嘿哟、嘿哟”的雄壮声中进行。由于围岩破碎,一半的锚杆塌孔,造成效率低下。

      为了破解世界级难题,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开工时牵头成立设计、施工等单位在内的现场实验室,依托7号斜井开展为期一年半的科学实验,为正确认识和探明高地应力、支护参数等提供了详实的科学依据。

      2014年10月,木寨岭隧道衬砌出现开裂。11月,施工人员采用双层初支结构,变形明显减小,安全压力减轻,该项措施得到普遍推广。他们很快认识到,即使采用双层初支和单层衬砌,隧道结构仍然不能稳定。也就是说应力仍然很大,支护强度仍然不够。由于施工方案变化太快太多,建设者们也已经记不起是多少个版本了。2015年9月,专家论证研究后决定提前释放围岩应力,先采用大导洞施工,后改为小导洞施工,以便全隧贯通后,再进行扩挖,形成稳定的围岩结构。由于围岩破碎、变形大,极端情况下小导洞收缩直至坍塌消失。经过不懈努力12月全隧左、右线实现小导洞贯通。

      在木寨岭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常规机械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全长19.1公里的两座单线分离式隧道,380万方的出土量,竟是被中铁隧道集团的工人们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每日甘肃网无人机航拍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记者韦德占/摄)

      2014年,赵文安被选中担任开挖班班长,他从事隧道工作已有18个年头,经验非常丰富。当赵文安跑步来到兰渝铁路木寨领隧道,面对“地质博物馆、世界难题、国内罕见、极高风险隧道”的木寨岭时,他感慨地说:“打隧道几十年,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还是首次遇到。”

      探测表明,木寨岭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地段占全隧长度的84.5%,穿越总长达4.5公里的断层破碎带,最大地应力27兆帕,这相当于每平方米承受2000吨的压力。木寨岭隧道不但变形大,而且变形快,极易坍塌。尤其是2015年进入岭脊地段以来,在高地应力、大变形世界级难题主要集中的1300米隧道岭脊段,变形最为严重的时候,紧邻隧道掌子面处每天的变形值达到20公分,10天内的收敛变形超过2米。

      木寨岭隧道内部。(记者韦德占/摄)

      赵文安面对如此艰巨任务,当即立下了“再苦再难也要拿下木寨岭隧道”的誓言。

      全班60名职工在他的带领和鼓舞下,团结一致,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在木寨岭奋战坚守了3个年头没回家过春节,在小导洞的开挖中以月进100米和大导洞扩挖月进35米的施工方案,“抠”出了木寨岭隧道的贯通。用小推车推出了380万方的土量,推开了西部致富的大门。

      >>>相关链接: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攻克隧道建设世界难题

             甘肃省、兰渝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嘉奖木寨岭隧道建设

             兰渝铁路上的木寨岭精神

             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上的婚礼和一家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