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 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综述
  • 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综述

    时间:2017-09-25 17:08:4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记者 杨世智 定西日报记者 牛小栋 刘亚萍

    促进规模扩张 推动产业聚集

    ――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综述

      临洮县八里铺镇高庙村农户晾晒收获的党参。(本版图片均由定西日报提供)

    渭源县中药材初加工现场。

    通渭县华川村农民在采摘金银花。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 杨世智

      定西日报记者 牛小栋 刘亚萍

      近年来,定西市以打造“中国药都”和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为目标,坚持将中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抓,实现了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的跨越,开始步入种植标准化、贮藏规模化、加工精深化、营销市场化的发展新阶段,“底气”越来越足。

      产业化规模不断壮大。2016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总产量30万吨。其中当归、党参、黄(红)芪三个主要品种分别达到31万亩、48万亩、35万亩,分别占全省的74%、70%和65%,全国的60%、20%和40%,形成了以岷县为主的当归、陇西为主的黄(红)芪、渭源为主的党参3个道地特色优势品种种植带。全市中药材种植业实现产值76亿元、加工业实现产值56亿元,市场销售额达到160亿元。

      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成功选育出当归、党参、黄芪、板蓝根等中药材新品种15个,选育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当归、党参、黄芪新品种示范种植均占各自种植面积的60%以上。引进和驯化野生中药材品种120多个,试验研究了10多个品种的综合配套技术,建立示范种植基地50个。

      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定西市是工信部批准的首个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定西市大力实施道地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工程,制定颁布中药材省级地方标准26项,建成中药材原药标准化生产基地81万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1.74万亩。

      精深化加工不断提升。全市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到210户,年加工中药材30万吨,有67户企业的生产线通过新版GMP认证。全市规模以上中药企业达到34户,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1户。6家制药企业共有152个主要产品、303个药品批号,产品已发展到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保健品、美容化妆品等多个系列。

      科技化支撑不断增强。定西与国内30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组建成立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5个,企业实施科技合作项目80余项,在研新药3项,取得科技成果172项,申请中医药方面专利294项,授权专利97项。陇西县政府与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团联合组建了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成为全省首家中药材及农产品检测第三方检测平台。

      品牌化效应不断扩大。全市注册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地理标志4个、品牌商标120多个,“岷县当归”“陇西黄芪”“甘肃扶正”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陇西县“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种植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获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命名。岷县出口当归种植示范区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审批,成为西北首个、全国第六个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在陇西连续举办了八届中国・定西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博览会),在香港、台湾、广州、福州等地举办了定西中医药产业项目推介洽谈会,定西道地中药材品牌和优势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市场化体系不断完善。建成5个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和3个全国中药材信息发布中心,全市年交易中药材80万吨。建立电子商务平台5个,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网络平台开设网店1200多家,通过网络外销各类中药材产品过亿元。完成了一批中药材现代仓储项目,全市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90万吨。

      园区化发展初具规模。规划建设了甘肃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岷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渭源县工业园、渭源会川工业园和安定区口园等5个以中医药为主的产业园,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方制药、奇正藏药、康美药业、神威药业、禾邦制药、千金药业等国内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发展,入驻企业总数达到127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