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 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前期跨境联合采访活动综述
  • 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前期跨境联合采访活动综述

    时间:2017-09-22 16:53:5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记者 刘 健 伏润之 张小虎

    【关注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

    增进交流 播撒友情

    ――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前期跨境联合采访活动综述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 刘 健 伏润之 张小虎

      9月19日,由人民日报社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共同举办的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球126个国家、265家国际主流媒体的嘉宾齐聚敦煌――甘肃,这片古老而极具活力的土地在聚光灯下显得更加绚丽夺目。

      论坛开幕前的几天里,先期抵达甘肃的近百名国内外媒体代表兵分三路,深入陇原大地,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问,切身感受到拥有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甘肃,正在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响应“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扬帆起航,创造新的辉煌。

      历史,是人类共同创造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不仅取决于中国,也取决于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几天的实地采访,让来自国内外的媒体人深深爱上了甘肃大地,也让他们对建设“一带一路”的中国努力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他们迫切地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让世界分享中国经验,让“一带一路”成为加速自己国家发展的强劲动力。

      探究发展经验

      “这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宁静而祥和,看不到严重的污染,非常适合人民生活。”第一次来到甘肃,尼泊尔《加德满都邮报》总编辑艾克雷什・阿帕德海耶坦言自己爱上了白银。

      白银,因矿得名,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设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有色金属开采工业长期以来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一带一路”建设大幕开启后,凭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区位优势,白银市大力发展多元产业,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群众生活环境和幸福指数有了大幅提升。

      白银的发展令人鼓舞。在不到一天时间里,赴白银采访的国内外媒体负责人和资深记者不辞辛劳,深入白银公司铜业公司、白银银西生态产业园等多个地点,尽可能多地探究白银市发展的有益经验。

      金昌,与白银一样,也因矿闻名。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镍都”金昌提出以三产促发展的思路。

      打旅游牌,构建河西走廊新兴生态城市,实现城市转型,金昌不甘人后。短短数年,“花都”金昌的美名不胫而走。

      在金昌,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记者陈秋婷对此由衷赞叹道:“这几天,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到当地正在从依赖传统资源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值得学习推广。”

      寻求合作机遇

      兰州白银、武威金昌、酒泉嘉峪关,三条路线,三路采访。虽区域不同,但采访团成员每到一地,都不约而同地给自己国家的发展寻找合作机遇。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在此之前我以为中国和肯尼亚相似,想象甘肃或许是一片荒漠,但是当我踏上这片土地,亲眼看到了荒漠上的绿洲产业时,我非常激动,急切地想把这些建设经验介绍到非洲,介绍到我的国家。”肯尼亚广播集团电视台记者埃里克・比埃贡在酒泉市参观完总寨戈壁农业产业园后,难掩激动的心情。

      《每日镜报》副总编辑克鲁姆・班德拉则表示,金昌作为工业城市的成功转型给自己很多启发,要把这些收获通过所在媒体分享给斯里兰卡人民。“在金昌居然看到了斯里兰卡的一些植被和花草,我觉得金昌和斯里兰卡可以在促进植物多样性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他说。

      站在兰州国际港务区繁忙的货物装卸编组平台,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新闻总裁穆罕默德・纳伊姆・乔杜里不住地向现场工作人员询问兰州开往南亚地区的国际货运班列的开行情况。乔杜里说,巴基斯坦非常期待进一步与中国的合作,希望早日在巴基斯坦看到来自兰州的列车。“对于中巴两国来说,这趟班列开通后,双方的合作一定会更加密切。”他表示。

      增进双方友谊

      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不仅是加强联系、扩大交流的国际贸易通道,也是沿线各国人民深化了解、增进友谊的重要纽带,甘肃恰处黄金段。虽然丝绸古道已沧桑巨变,但这一次大型跨境采访中,广大境外记者依然深深地感受到陇原人民始终未变的热情。

      在玉门科陆风光储电项目考察期间,恰逢媒体团中斯里兰卡记者佩雷拉和多哥记者科库・卡塔卡过生日,负责接待的玉门市委宣传部专门为二人准备了生日蛋糕,送上了生日祝福。这一暖心之举感动了媒体团所有成员,佩雷拉激动地说:“I'mveryhappy!”

      感到温暖的还有巴基斯坦独立新闻通讯社中巴新闻负责人贾韦德・阿赫塔尔。刚到白银的那一天,阿赫塔尔发现自己眼镜架出了问题,影响佩戴。当他说明情况后,白银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工作人员马上带他找到了附近的一家眼镜店。看到是外国友人,眼镜店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修好了眼镜,而且没有收取任何费用。“真让人感动,中国人太热情了。”阿赫塔尔说。

      行程即将结束时,尼泊尔《新兴尼泊尔报》资深记者南达・蒂瓦里不禁感慨道:“时间过得太快了!”他说,丝路文化博大精深,甘肃人民热情好客,虽然考察行程时间短暂,但却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南达・蒂瓦里说出了媒体团全体成员的共同心声。既然遇见,总留怀念。期待能再次来到甘肃,成为此次联合采访记者团抹不去的情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