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 兰州严查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 兰州严查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时间:2017-09-21 17:56:0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通讯员高三吉

      兰州严查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每日甘肃网兰州讯(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通讯员高三吉)兰州新区中川镇北坪村原党支部书记李耀贵在2011年至2013年担任中川镇北坪村文书兼二社社长期间,在兰州新区物流综合体暨失地农民安置项目中,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以及亲属虚报征收土地面积4.04亩,骗取国家资金93408.84元。在该项目地上附着物追加补偿中,在已补偿的情况下,李耀贵还为自己及亲属虚报枸杞、玫瑰等地上附着物骗取国家资金共计46394元,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这是兰州市纪委近期通报的一起扶贫领域腐败典型问题。

      兰州市始终把整治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严明的纪律紧盯扶贫领域的问题不放松,严肃查处不手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19件,处理21人,给予2人党政纪处分,移送司法机关1人。

      在扶贫工作中,村干部掌管着农村政务及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村干部是廉是贪,农民最有发言权,他们最清楚,也最痛恨发生在身边的腐败。兰州市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紧盯重点资金项目和重点区县,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大排查、大清理。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民俗活动期间、乡镇集日公开大接访。今年以来,市县乡三级联动接访3000余场,接访群众2300人。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风纪律督查员50余人上门访问贫困户,听取意见,发现问题线索。

      兰州市纪委还组织四个督查组,分领域、分系统拉网式深入重点区县开展项目检查,切实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做到核查时限、组成人员、核查进度明确,原则上要求在30个工作日内办结,逾期未结的发函督办。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以来,共排查问题线索1200余件,已处置500余件,按时处置率达到100%。

      “村官”腐败,直接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兰州市明确提出对基层腐败问题线索查细、查实、查延伸,不论案情大小,只要打扶贫领域的歪主意,坚决用纪律和规矩的戒尺严惩不贷。

      兰州市建立市纪委包案督办、区(县)纪委自查快办、乡镇纪委协同联动三级联查机制;对扶贫领域的问题由市纪委主要领导交办,分析问题根源;对重点问题线索,由市纪委查办或者挂牌督办;对问题复杂、久办不结的案件,组织综合派出纪检组异地交叉承办。

      为确保扶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兰州市督促职能部门履行监督职责,强化村务公开,严格财务管理,开展村干部“微权力”清单式管理,认真抓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赢得群众支持。

      与此同时,兰州市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区县,重拳直击基层“微腐败”。榆中县对中纪委转办的16件问题线索,认真进行了初核,其中立案调查8件,组织处理2件,给予党纪处分15人,其中警告处分5人,严重警告2人,留党察看2人,开除党籍6人。

      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清除扶贫领域腐败的“温床”。兰州市持续健全完善监督制度,扶贫资金由主管部门层层把关,专户专用,确保资金及时安全使用,紧盯资金、紧盯重点人和事、问题集中的区县重点查,系统条块查,乡村逐项查。按照“谁管项目、谁管资金、谁负主责”的原则,各负其责,强化担当,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实施,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兰州市坚持把曝光典型问题作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发生在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强大震慑。同时,加强对村干部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和警示教育,以案为鉴、以案正纪,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从源头上遏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