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 【喜迎十九大】美丽幸福新城关建设实施四大工程
  • 【喜迎十九大】美丽幸福新城关建设实施四大工程

    时间:2017-09-15 16:33:13  来源:兰州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杨晟途

    美丽抬头可见 幸福触手可及

    美丽幸福新城关建设实施四大工程

    资料照片

      “自18年前退休回乡下养老后,每年来城关的次数就两三趟,可每回进城的感觉都不一样,城关变美了,生活更好了。”由于小儿子全家居住在城关区,回老家秦安生活的刘长生老人,每年都会来兰州住上几天,看着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刘大爷掩饰不住地高兴,因为他在这里工作生活过20年,有种不是家乡胜似家乡的感觉。

      作为省会兰州的中心城区,城关区正在不断发生变化,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美丽家园和谐共建,幸福指数逐年提升……为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并且享受到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城关区在过去五年和今后更长时间里,以建设美丽幸福新城关这一宏大目标,大力实施经济转型、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四大工程,力争将城关建成全省经济最发达、环境最宜居、保障最完善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夯实力实施经济转型工程

      “打造美丽幸福的城区,没有雄厚的经济不行。”据城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立山介绍,该区在过去五年里,实施经济转型工程,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将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不断在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项目建设上,深入开展千企万商大走访活动,以持续优化辖区项目投资环境,实施红楼时代广场等百个投资额大、带动力强和社会效益好的重大项目,重点推进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范家湾城中村改造等47个项目,解决改善了2551户居民的居住环境。在产业升级上,着力优化商业布局,依托鸿运金茂、武都路中央商务区、东部永新二期等重点项目,加快城关商业主中心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东岗商业副中心,改造提升西关、南关、东方红广场、东部四大商圈。在创新创业上,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启动会宁路双创示范街建设,建成全省首个创意产业城市综合体―A9国际,仅今年新建众创空间14家,扶持双创企业177家,有效发挥了双创促进就业、推动经济转型的示范作用。王立山介绍说,在过去五年里,该区实施重大项目342个,累计完成投资1032亿元,签约引进项目1948个,到位资金1930亿元,碧桂园等110家“三个500强”企业落地入驻。

      提形象实施管理提升工程

      “一座城市到底美不美丽,看其形象品位就知道了。”近五年来,城关区将城市管理作为重点工作,并不遗余力的实施管理提升工程,在治顽疾和夯基础、塑环境上下足功夫。该区今年以来,在治顽疾方面,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占道经营、车辆乱停、垃圾乱倒等城市管理顽疾,全力打好“三大整治”攻坚战,集中开展“大兰山”和青白石地区综合整治、大型户外广告拆除等整治行动,探索推行垃圾不落地、垃圾上门入院收集、小街巷交通微循环等管理新模式,拆除户外广告9.2万平方米,粉饰立面12.7万平方米,划设停车泊位3778个,延伸保洁面积135万平方米,实现了管理无缝隙、保洁全天候。在夯基础方面,投入7亿元用于城市管理,新增城市管理人员5033人,购置环卫车辆717辆,启动实施102条城市管理示范街建设。加快推进轨道交通1、2号线和青白石互通立交、盐什公路等19条道路桥梁建设项目征收,新建改建公厕102座。在塑环境方面,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加快实施了南山花海、雁滩公园提升等工程,正在实施皋兰山面山观景栈道工程,建成小游园16处,新增绿地280亩,栽植各类花木280余万株,植树212万株。持续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不断巩固“兰州蓝”成果。王立山介绍说,在过去五年里,该区投入25.2亿元用于城市建管,改造三不管楼院239个,打造城市管理一体化示范街82条,改造小街巷200条,拆除违建95万平方米、违法户外广告33万平方米,打通T603#、T605#两条肠梗阻路段,全区市容环境面貌大幅提升。

      破难题实施公共服务工程

      “近年来,择校热、看病难、健身活动场地短缺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城关区作为省会中心城区,区委、区政府在过去五年里,为着力解决这些热点难题,集中力量在教育发展、医疗服务、文体建设上寻求突破,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包括改扩建学校27所,组建十九中教育集团和4个教育发展联盟,被国家认定为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县区;率先在全省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省级医院双向转诊,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8%以上。城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淼介绍说,就今年而言,在教育发展方面,该区针对雁滩、东岗片区教育资源缺乏的现状,启动了方家湾、刘家滩、骆驼滩三块教育用地新建学校工作。积极争取省财贸学校等5所“出城入园”职业学校移交城关区;南山路小学、华侨实验学校碧桂园分校投入使用,新增民办托幼机构11所,新增学位3250个。医疗服务方面,依托康乐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推进医养融合试点工作,不断扩大分级诊疗范围,组建由全科医生、护士、康复师为成员的新型养老服务团队,在6个街道设立健康评价服务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52%。文体建设方面,针对健身场地和设施不足的问题,建成10个街道64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区文化馆二级馆竣工投用,启动30条全民健身路径建设。

      惠民生实施民生保障工程

      “过去五年,城关区累计投入94.92亿元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民兴办实事80件。除了发展教育和文体卫生外,大部分资金都用在惠民生上,如率先在全省推行城乡低保一体化,率先在全省升级虚拟养老服务模式,率先在全省实现养老、医疗、工伤等‘五险合一’,率先在康乐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试点,一大批群众‘难心事’得到有效缓解。”张淼介绍说,该区近年来将惠民生作为重点,紧盯辖区高校毕业生和低保户、残疾人等社会关注的重点群体,投入财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持续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今年以来,大力实施就业服务提升行动,将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通过就业服务“1124”计划,新增就业25368人,职业技能培训6735人,安置困难群体就业2353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189万元;大力实施社会保障提标行动,认真落实全民参保登记,加快社保信息化建设,建成社保缴费核定系统,为17352名失地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8%,分配保障性住房1362套;大力实施社会救助扩面行动,启动1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将3061名贫困重度残疾人纳入居家托养服务体系,为200名重度残疾人提供慢性病干预防治服务,截至目前发放各类救助金3426万元。

      兰州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杨晟途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