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 孝老爱亲 收养孤寡:榆中最美“嫂娘”杨翠兰
  • 孝老爱亲 收养孤寡:榆中最美“嫂娘”杨翠兰

    时间:2017-09-11 20:34:06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作者:记者张学江

    榆中一普通农妇无私抚养年幼的小叔子小姑子和失去双亲的侄儿侄女

    最美“嫂娘”杨翠兰35载无怨无悔

    在田里劳作的杨翠兰。

      在榆中北山,有一位名叫杨翠兰的农家妇女,用35年的春夏秋冬,同时担负着一名儿媳、妻子、大嫂和母亲的重任。她不仅抚养年幼的小叔子和小姑子,还抚养娘家一对失去双亲的侄儿侄女,其感人事迹在榆中十里八乡广为传颂。

      孝顺公婆如亲闺女

      近日,兰州晨报记者来到榆中县贡井镇吕家岘村采访。提起杨翠兰,村民无不交口称赞。

      自1983年结婚以来,杨翠兰就一直与公婆一起生活。1988年,婆婆被诊断为癌症,杨翠兰便在医院陪婆婆住院治疗,3个月日夜服侍从未喊累,每日除了给婆婆擦洗身子外,还清理大小便。一起住院的病友们都以为杨翠兰是老人的女儿,得知是儿媳后,大家都夸老人命好,遇到了好儿媳。

      婆婆回家休养的4个月,杨翠兰除了照料婆婆和一家大小外,还要下地干活。提起妻子那段时间的辛苦,丈夫韦军眼圈红了。“妻子每天早中晚,都要到病榻前安顿好母亲,才放心地去干活。不管多累多苦,她都是微笑着伺候病重的母亲,还总是对自己说,听到妈说今天感觉好多了,她下地干活也有劲。”

      小姑子韦军梅回忆起母亲病重的那段日子,总是要把大嫂杨翠兰夸赞一番,“母亲在兰州住院的时候,我们兄妹都还小,是大嫂一人伺候的。对待母亲,大嫂比我们其他儿女都尽的心多啊。”

      婆婆去世后,家族长辈做主分了家。年老体弱的公公被安排到三弟家中,但老人执意要大儿媳杨翠兰照顾。就这样,伺候完婆婆又伺候公公,一转眼又是30年。如今93岁高龄的公公逢人便夸,是儿媳伺候得好,才这么高寿。

      弟妹心中的最美“嫂娘”

      婆婆离世那年,小姑子和小叔子都还小,虽然早早就没了母亲,但他们俩却遇到了杨翠兰这样的好嫂子。

      1985年,家中最小的弟弟韦军仓考上了榆中县第二中学。在照料公婆的同时,杨翠兰还要张罗一大家子的伙食问题。那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很差,每个周末,她都要做好馍馍骑自行车送到40公里外的学校给小叔子。

      如今在外工作的韦军仓,每每提及嫂子,总是感激地说,没有大嫂杨翠兰,就没有他的今天。当时家里的情况,已经没有办法再供他读书了,他一度产生了辍学回家放羊的想法,是大嫂咬牙坚持了下来。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她弱小的身子骑自行车送来了不知道跑了多少家才换来或是借来的白面,帮他完成了学业。这份恩情让他一生都难以忘怀,大嫂在他们弟妹心中就是最美的“嫂娘”。

      如今,每每过年,一大家子30多口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团聚到大嫂家过年,给大嫂齐唱上一首《嫂子》。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