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合肥将建"滨湖科学城" 打造"2+8+N+3"创新体系
  • 合肥将建"滨湖科学城" 打造"2+8+N+3"创新体系

    时间:2017-09-14 20:43:49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刘媛媛  编辑:杨杨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9月13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近日正式印发。未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按照“2+8+N+3”的框架打造多类型、多层次的创新体系。《方案》还提出将建设滨湖科学城,并已经初步确定了建设范围。

    “2+8+N+3”创新体系

    今年2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在合肥正式揭牌。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介绍,《方案》的正式印发则意味着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从“设计图”已经转为“施工图”。

    《方案》提出,将进一步丰富国家科学中心创新体系,明确了以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四大方面的重点建设内容。“这就是科学中心建设任务的框架体系 ,我 们也 可以 简称 为‘2+8+N+3’。”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介绍,“2”就是指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积极争取新能源国家实验室。“8”就是指新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合肥先进光源(HALS)及先进光源集群规划建设等5个大科学装置,同时提升拓展现有的全超导托卡马克等3个大科学装置性能。

    “N”则是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离子医学中心等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推动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前沿研究的深度融合,提升我国在该细分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3”则是指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3个“双一流”大学和学科。

    打造滨湖科学城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规划建设滨湖科学城,不仅仅局限在滨湖新区的地理范畴。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介绍,滨湖科学城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在高新区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和成果转化区,围绕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科学岛)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建设教育科研区。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王英俭在发布会上介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框架体系,建成国际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研发机构群,集聚国际一流的人才队伍,产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创新成果,在量子信息、核聚变能等方向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在若干领域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跨越,成为国家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记者 刘媛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