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本月起磁条银行卡交易再受限制
  • 本月起磁条银行卡交易再受限制

    时间:2017-08-16 20:51:43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张婷婷   编辑:唐娜

      中安在线讯 据蚌埠新闻网报道,手中还有磁条银行卡的市民要注意了,磁条卡交易再受限制。根据人民银行下发的《关于强化银行卡磁条交易管理通知》,8月1日起,在非标准银行卡受理终端,单笔交易金额超过2万元的资金类交易将附加交易验证。

    磁条卡超2万元交易须附加验证

    根据《关于强化银行卡磁条交易管理通知》,自2017年8月1日起,各商业银行应根据终端标识和商户类型对非标准银行卡受理终端发起的磁条交易强化风险管理。对于单笔交易金额超过2万元的资金类交易,应通过语音、短信、数据(如手机银行、即时通讯)等至少一种通信渠道进行附加交易验证。对于消费领域查询类交易,应从发卡端直接关闭。对于单日频次过高的异常交易,应采取拒绝交易授权等措施。

    “这并不代表磁条卡以后就不能使用了,增加验证程序只是为了进一步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我市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解释,这也就是说,一旦交易成功,该银行客服专员将通过用户在银行预留的手机号码进行电话核实,确认是否为本人交易,若身份核实未通过,银行将对本次发生交易的借记卡账户进行冻结。冻结后的借记卡账户如需解冻,需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到原开卡行进行解冻。

    芯片卡比磁条卡更加安全

    目前,我们手中的银行卡主要有3种:一种是传统的磁条银行卡,卡面只有磁条;另外一种是芯片卡,又称金融IC卡,卡面上只有芯片;第三种就是既有磁条又有芯片的复合卡。

    到底哪种银行卡安全性能更高呢?人民银行蚌埠市中心支行科技科负责人陆振嵩进行了专业解读,从安全角度讲,芯片卡比磁条卡更加安全。磁条卡存在信息存储量小、易被读取和伪造等弱点。不法分子可通过在POS机等受理终端安装侧录装置等方式,非法侧录磁条卡的磁条信息,进而制造伪卡实施盗刷,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与磁条卡不同,芯片卡以芯片为介质,其信息存储量大,可以存储密钥、数字证书等,具有更加可靠的安全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破解金融IC卡的难度和成本都相当高。至于复合卡,在去年人民银行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全面关闭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也就是说复合卡目前只能使用芯片功能。

    陆振嵩告诉记者,近年来,人民银行一直在推动芯片卡逐步替代磁条卡的工作。目前,芯片卡除了具有存取款、理财投资等传统银行卡业务外,在蚌埠辖内已经实现公交闪付乘车、高速公路ETC通行、校园和医疗就诊、社保等行业应用,还在部分优质商户中实行了小额免签免密支付。

    银行免费更换芯片卡

    根据人民银行蚌埠市中心支行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我市累计发放银行卡635.5万张,其中芯片卡发卡383.3万张,占存量银行卡比重60.31%;存量磁条卡为252.2万张,占存量银行卡比重39.69%。

    虽然蚌埠市民手中多数银行卡已经是芯片卡,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市民手中办理的磁条卡也有不少,并且还在使用。陆振嵩提醒,目前这类磁条卡虽然还能进行普通的刷卡、取款交易,但是将来限制可能会越来越多,所以安全起见,建议尽早到银行去换芯片卡。

    那么,磁条卡换芯片卡如何办理?记者采访了解到,自“换芯”工作启动后,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便推出了免费换卡业务,市民可以选择换卡保号和不保号业务。换卡保号即保留原卡号,从磁条卡升级为更安全的芯片卡,卡片上原来绑定的各项业务也可实现平移。

    业内人士提醒,如果换卡未能保号,尤其是关联了房贷、车贷、信用卡还款等业务,最好第一时间通知贷款及信用卡部门报备新卡卡号,以避免还款日无法正常划转资金而带来逾期记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