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金寨:好主妇当自强 贫困家庭里的“铿锵玫瑰”
  • 金寨:好主妇当自强 贫困家庭里的“铿锵玫瑰”

    时间:2017-08-15 22:00:01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张檐  编辑:汪赛霞

    中安在线讯 据六安新闻网报道, 她是一名平凡的农村妇女,更是一名坚强勤劳的母亲,她是家里默默奉献的妻子,也是始终在病榻前照料婆婆的好儿媳,她就是谢兰英。

    2013年底,家住金寨县燕子河镇金冲村江店组的谢兰英一家接连发生不幸之事,先是婆婆查出患有子宫癌,后来儿子去江苏打工时又被确诊先天性心脏病,家中因病负债累累。两位病人需要人在旁照料,谢兰英无暇工作,家中生活仅依靠谢兰英的丈夫贺本尚在工地上务工的微薄收入过活。2014年,经过申请,随后生产队、村里开会评议,谢兰英一家被评上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候的日子过得没有指望,婆婆在市里住院的时候我走不开,没办法赚钱,后来儿子心脏不好也要做手术,感觉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得来。”谢兰英对我们讲述了她当时的心境。

    成为贫困户后不久,谢兰英的婆婆没有熬过大病还是离开了人世。但儿子贺磊的心脏搭桥手术做得很成功,这是当时让谢兰英一家在灰暗日子里唯一庆幸的事情。2014年以来,在精准扶贫好政策的扶持下,在其自身的努力奋斗下,一家三口的日子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谢兰英的丈夫贺本尚老实本分,于合肥市工地上务工,她的儿子贺磊在叶集试验区从事货物运输工作。2016年,谢兰英一家参与了易地扶贫搬迁,盖上了新房,丈夫和儿子在外务工也让这个经历过不少风雨的家有了稳定的收入,慢慢得将因病所欠下的债务还清了。“我和我家那位刚结婚的时候,没有房子,是借别人家的房子成的婚,当时家里是一穷二白。后来在97年,我们两口子自己攒了点钱,又借了点钱盖了个砖瓦房。去年,政策越来越好,我们退了老宅,盖了新房,又住了进去,一家人别提多高兴了!”45岁的谢兰英,笑容真诚,黝黑的脸庞虽有些岁月的痕迹,但在其勤劳秉性的衬托下,显得更为朴实。2016年年底,该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在收入可观的前提下,实现了脱贫。

    2017年,谢兰英在特色种养产业奖补政策的号召下,养了两头黑毛猪,将家中的1亩地也种上了玉米和花生。勤劳的双手使生活越来越好,但这个好主妇并没有甘于现状。2017年,金冲村中心村庄安置点共安置30户左右的搬迁户,在建筑工地工人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谢兰英抓住机会,力求突破,通过努力积累了一些建工技术,并自发组织了一个小施工队,现在已有8个人在其手下做工。一个女人,管理着一个由8个人组成的施工队并非易事。好在谢兰英性格泼辣,敢做敢言,对于一起干活的乡亲们,她不卑不亢。她还积极主动配合镇里的安全生产工作,为了工地的施工安全,要求老板为施工队的工友们买保险。

    就这样,白天在建筑工地干活,鸡鸣而起;晚上回家还要打猪草、插猪食喂猪,披星务农。谢兰英娇小的身躯下是一颗坚强奋斗的心,她是贫困家庭出身、看似脆弱的小女人,却也是脱贫道路上不懈拼搏的大女人。谢兰英说,别人觉得儿子、丈夫也能养活她,她还要扛着大担子在肩上,不知道过舒服日子。“我现在才45岁,政策这么好为什么不抓住机会?脱贫是第一步,让我们家过得更好却更重要。人不能停在原地,我们要更加努力,才对得起政府的帮助。”

    传统文化中,男耕女织,女主内不主外,但谢兰英无疑反其道而行。对家庭,她肩负责任、有计划;对家人,她关爱照顾、有耐心;对生活,她积极乐观、有目标;对自己,她拼搏奋斗、有理想。谢兰英,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贫困妇女也能做出一番事业,以自身的努力获得了乡亲们的尊重和称赞,她更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染其他贫困户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株株自强不息的铿锵玫瑰,终会于贫困山区中绚烂绽放。(张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