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惊蛰春雷响,不见农夫忙”
  • “惊蛰春雷响,不见农夫忙”

    时间:2021-03-07 22:51:14  来源:  作者:

    皖北小麦即将进入拔节期。 3月3日,记者来到萧县杜楼镇八庄行政村,只见村子四周全是绿油油的麦苗,一眼望不到边。眼下正值农忙时节,田野里却很少见到人。俗话说,“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农民都去哪里了?

    村外的田头停着一辆拖拉机,上面堆满了各种农药。 “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老年人也不需要到地里来,农活都托管给我们了,耕种收全程机械化。 ”立亭农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冯诗民一边配药,一边大声告诉记者。麦地里停着一台四轮自走式打药机,冯诗民把配好的药倒进药箱后,对着操作员一挥手:“打吧! ”

    打药机轰鸣着驶过,后面横着长长的“杆子”上,几十个喷头喷出细密的水雾。“这里面有除草剂,还有防虫的,另外还加了这个。”冯诗民边说边把一个红色小袋子展示给记者看,“这是有机硅功能肥,不仅能防止倒春寒,还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一倍以上。 ”

    土地托管好在哪?冯诗民告诉记者,土地托管让外出农民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安心在外打工,同时又能获得土地收益。更重要的是,托管通过降低成本、使用先进机械和良种、良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增产增收。 “像这样一台四轮自走式打药机,一天能打几百亩地,人怎么比? ”冯诗民说,去年托管的小麦亩均纯效益增收20%以上。

    现在,八庄村的5000多亩地已经有1000多亩托管了。

    黄口镇陈土楼行政村,也有很多农户选择托管服务。与许多地方不同,这里正在探索实施 “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不仅推动托管服务发展,还引导村集体与涉农企业合作,增加集体收入。

    记者来到这里时,村外田边几位技术人员正在配制抑制小麦生长的药剂,“前段时间温度太高,小麦长势旺,过几天又有冷空气,得控制它的生长速度防止倒春寒。 ”金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包东风说,公司对村内1000多亩地进行“全托”管理,耕、种、管、收都包,不用农民操一点心。农民可选择获固定收益,每亩每年700元到800元;也可选择浮动收益,在保底收益500元的基础上,按比例获分红。去年收成好,有些按比例拿分红的农户,每亩地拿到了1380元。农户们都不敢相信。

    谈到与农户的合作,包东风说“村里是桥梁”。 “村集体与愿意将土地托管的农户沟通,整合土地资源后交给我们公司。 ”包东风说,村集体整合好的每一亩土地,他们都以60元每亩的价格予以回报,“这样做,村集体得益,农户放心,我们经营上更高效”。

    据萧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胡晨远介绍,去年萧县开始探索“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以农业生产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为目标,引导村集体与涉农企业合作,推广土地托管。村集体一手抓引进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一手抓组织农户,提高了托管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村集体根据经营状况也可以得到收入,实现三赢。 “通过这种模式,去年一年全县就发展托管服务11万亩。 ”胡晨远说。

    “村干部来我家说明情况后,我就将家里的5亩地都托管给了金丰公司,我和老伴年纪大了种不动了。现在在家坐着种地、收钱。”陈土楼行政村70岁的村民陈立夫说。据了解,现在陈土楼村集体已经因为整合托管土地,获得6万余元收入。

    从“惊蛰闲转忙”到“不见农夫忙”,现代农事服务的发展正改变着传统农业生产面貌。胡晨远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大范围推广“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让更多小农户跟上现代农业的节奏。(记者 史力 见习记者 朱卓)

    相关链接

    近年来,我省大力培育各类服务组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预计今年全省开展小麦除草、浇水、追肥托管服务面积约1700万亩。面对部分地区劳动力短缺问题,今年春耕生产中,我省要求各地引导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农机大户等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行联耕联种、托管式、订单式、“一条龙”等多种服务模式,促进小用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