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规范证明 让基层摆脱“公章困境”
  • 规范证明 让基层摆脱“公章困境”

    时间:2019-05-14 19:59:33  来源:  作者:

    日前,记者在省内部分地区调研,发现过多过滥开具证明的现象屡禁不绝,增加了群众和基层负担――

    “社区章”不是“万能章”

    “社区不是卖车的商场,怎么能证明这个电瓶车是你的呢?”日前,在合肥市某社区,居民王先生正在和社区党委书记高某就是否开具证明而激烈争执。

    王先生的电瓶车不久前被当地交警扣押,交警告诉王先生,如果想要回电瓶车,就必须证明该电瓶车是他的。王先生的电瓶车没有登记,购车发票已经遗失,当场无法证明对电瓶车的所有权。交警给王先生“支招”,让他到所居住的社区开具证明,证明电瓶车是他的。

    “关于电瓶车是不是你的,社区没有这项证明义务,也证明不了。 ”高某表明了态度。 “没有证明就领不回电瓶车!”王先生反映他的难处。双方争执一个多小时,最终高某本着相信王先生的态度,开具了证明。

    “少数部门动辄要求群众到社区开证明,但有的证明事项,社区没有能力鉴定,开具的证明缺乏效力。 ”淮南某社居委主任张某表示,居民火化需要死亡证明,如果在医院死亡,会由医院开具医学死亡证明,但是如果是在家中死亡,殡葬部门就会要求社区开具死亡证明。开具死亡证明需要社区干部上门亲自鉴定死者,遇到这种事情,有的干部心理上难以接受。除了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死亡证明上还要注明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信息。 “社区工作人员只能鉴定是否死亡,至于死亡的其他信息,需要专业法医鉴定,我们哪有能力来鉴定这些? ”张某无奈地说。

    “这几年社区开具的证明有所减少,但总体数量仍然很多,类似‘我是我’‘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不在少数。 ”张某表示,有的机关单位不允许本单位开具证明,但仍然要求证明材料,导致群众涌向社区来开具证明,社区变成了证明开具的兜底单位。记者调研发现,社区证明涵盖了居民的身份、亲属身份、物品所有权,甚至死亡、受伤原因等各类事项。不少社区干部调侃道,“社区章成了‘万能章’,社区干部如同无所不能的超人”。

    “证明多”凸显“作风病”

    “一些证明要求脱离实际且毫无必要,除了‘证明’了他们身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其他什么也证明不了。 ”淮南某社区党委书记朱某表示,每开具一个证明都意味着承担着一份责任。一些单位遇到拿不准的事,就让居民找社区开具证明,试图将责任转嫁给社区。 “现在,社区干部在开具证明时,除了要盖社区公章,还要在证明上签自己的名字来明确责任,让社区干部感到压力很大,负担沉重。 ”朱某说。

    不久前,有居民在骑车时不慎摔伤,到医院进行治疗。在报销医疗保险时,办理医保的工作人员要求他到社区开具证明,证明他是在骑车时意外摔伤,否则无法报销医疗费。 “这个居民是在另一个市辖区摔伤的,而且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也不熟悉,怎么可能在场看他骑车摔倒! ”朱某认为,医保部门也知道社区不能够证明居民“骑车摔伤”的事实,之所以还让社区开具这种证明,完全是为了以社区的证明来推卸掉自己的责任。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证明完全可以通过信息手段避免,是无谓的证明。在淮南市某社区,张某的哥哥因刑事犯罪,在省内一所监狱服刑。张某打算去探监,监狱工作人员告诉他,需要携带身份证件,并且要社区出具一份证明文件,证明他们的亲属关系。 “我和我哥哥的身份关系信息在网上有记录,如果有身份证,完全可以查到,根本不用去社区证明‘我哥是我哥’! ”张某向监狱工作人员表示异议。但是监狱工作人员解释说,由于监狱的信息系统还未与公安系统联网,无法通过身份证件查到张某和哥哥之间的亲属关系,所以需要他所在的社区开具证明。

    “一些无谓的证明与‘信息孤岛’直接相关。 ”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教授昂永生表示,在一些地区,部门采集的信息不公开,信息不能共享,公民的户籍、就业、生育、婚姻等基本信息处于分散的碎片化状态,导致只能通过各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和重复证明来验证真伪,造成一些无谓证明的产生。

    “放管服”没有“休止符”

    “社区该如何开具证明,现在既无规定也无制度来进行规范,对于申请开具不合理证明的群众,社区不管是想帮忙还是想拒绝,常常无据可依。 ”合肥某社区党委副书记王某表示,一些地方为破解“证明之困”,对社区开具证明事项列明了清单。他建议,我省也可以实施证明清单准入机制,清理各类重复设置、于法无据、模糊不清的证明材料,对需要开具的证明事项,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否则一律不得要求其提供,以此来堵住责任下推、要求社区开具无谓证明的漏洞。

    昂永生表示,减轻基层的证明负担,根治“证明多”的问题,就得简政放权做足“减法”,减少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前置审批、审批层级,从根本上减少证明事项的需求,铲除无谓证明的滋生土壤。

    在我省开展的“严强转”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中,省人社厅针对“证明多”问题,落实人社部取消部分规范性文件设定的73项证明材料,并启动清理规范工作。省教育厅简化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程序,不再要求学生申请和提供任何形式证明材料,不再要求建档立卡学生受助信息记入扶贫手册。省司法厅列明公证事项的证明材料及其来源、形式,把不该群众提供的坚决排除在清单之外,最大限度减轻群众的证明负担。

    昂永生还建议,加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尽量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政府通过信息共享可以获得的证明材料,取消所有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切证明事项。与此同时,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进全程上网办理,促进办事部门公共服务相互衔接,变“群众跑路”为“信息跑腿”,从源头上避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