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读经典学礼仪宣城市区掀起“国学热”
  • 读经典学礼仪宣城市区掀起“国学热”

    时间:2018-08-02 19:15:35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小朋友们穿着统一的服饰上课。

    开课前,小朋友们闭目静心。

    小朋友回答老师的问题。

    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中安在线讯 据宣城日报报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7月30日上午,市区0563创客街内的一家国学培训机构响起琅琅读书声,学生们头戴冠帽、手拿书简,坐在蒲团上,大声诵读国学经典。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市区很多暑期培训学校都开设了国学的课程,不少家长纷纷把孩子送进国学班,让孩子通过穿汉服、读国学、习礼仪等形式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度过欢乐假期。

    国学班受家长孩子追捧

    “以前大家给孩子上兴趣班第一首选都是舞蹈、钢琴、绘画这些能增加孩子特长的种类,但是现在身边的朋友都渐渐把国学作为孩子的人生第一课。”家住市区柏庄小区的居民郝玉林今年在小区附近给自己三岁的孩子报了国学启蒙班。

    郝玉林说,起初报名时曾有人在她耳边嘀咕:“花大价钱去学那些陈旧的东西,对孩子实在没什么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作为特长为孩子加分。”但她却一直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见一斑。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适当地开展国学启蒙教育,多给予孩子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绝对是受益终身的好事。

    7月30日,在市区华夏国学馆,记者看到一群幼童换上汉服,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衣冠、拜孔子、诵国韵、学习茶道。

    “青少年阶段不仅是人一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人格奠定、素养锤炼的关键时期,其中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该国学馆负责人汪双林向记者介绍,国学班开设的蒙学课专门针对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让孩子们在幼儿时期先接触一些内容简单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国学知识。因为幼儿阶段对孩子进行礼仪教导和德行的熏陶,教给他们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会使孩子一生受益。

    记者注意到,孩子们上课时的教学形式十分活泼。课程穿插游戏、动画、情景教学等内容。这样教育形式孩子容易接受吗?二年级的学生汪子涵告诉记者:“开始怕这些古文记不住,但是上课之后发现既有趣,还好玩,古诗文记起来一点都不费劲!”

    一些学生家长也表示,起初担心孩子上国学课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没想到担心很多余。孩子不仅在玩中学,还领悟到了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采访中,一位姓赵的学生家长也十分支持孩子学习国学。他说,孩子学《论语》,我也跟着一起学,自从和孩子一起深入学习后发现《论语》真不愧是百科全书,里面的内容对人生、工作、学习都很有用。

    综合教育给兴趣班“加温”

    在市区各大国学培训班,记者看到这里不仅有传统国学的教育课程。还配套了书法、山水画、茶道等配套课程。

    7月31日,在市区美都新城小区附近的一家国学培训班,记者看到这里环境清雅,装修节俭干净,小桥流水,浓浓中国风。孩子们在悠扬的古琴声中,跟随老师一起学习茶道。

    “茶文化是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设置的课程注重茶艺、茶文化方面的培训,目的在于以茶文化熏陶、感染孩子,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正在教学的老师王蓉如是说。

    秦莲生是一位孩子的家长。在她看来,经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孩子从知茶开始学习,慢慢到现在学会爱茶、惜茶,并能泡好茶,孩子陶冶了心性,修养了身心,一举两得。

    在其他国学班,记者还看到一些班级专门开设了“传统礼仪”这一课程。

    “个人礼仪包括坐姿、站姿、蹲姿、行姿、仪容、仪表礼仪等。”在市区宛溪南路上的一家国学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传统礼仪课一般会让家长一起“陪读”,因为家庭的氛围熏陶很重要,通过和家长的互动,让孩子学习标准的坐姿、站姿,进而形成习惯。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同,礼仪课的内容设置也十分灵活。对于一年级以上的孩子,国学班一般开设社交公共礼仪的课程内容,教孩子学习排队、倾听、握手、竞选、演讲等礼仪。

    学员焦曼表示,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这些礼仪很繁琐,但是学着学着就慢慢觉得礼仪的核心内容是“尊重”和“自律”,渐渐地这些看似“繁文缛节”的传统竟在自己身上内化,成了自然而然的行为,所以自己觉得国学礼仪课是终身受用的课程。

    升温背后引发“冷思考”

    面对当下国学班火爆的现象,不少家长也产生一些担忧。“学习国学是好事,但是如果只是流于形式地说一说、背一背,或穿上古代服装‘表演一下’,那和让孩子上国学班的目的恰好背道而驰。”

    国学热,真正能“热”多久?家长何琦支招,学习国学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理性对待,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从贴近孩子学习生活的内容开始,让孩子在课堂上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摒弃死记硬背,循序渐进,培养孩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家长罗建树认为,重温经典绝非盲目复古,孩子学习国学,学习内容上要有所选择。学国学不应停留在读经吟诗的层面上,还应当继承其中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生存智慧等,让国学不断产生“正能量”,只有这样,国学热才能热得长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