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掌上就业劳动权益如何保障
  • 掌上就业劳动权益如何保障

    时间:2018-05-30 15:53:25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纠纷来临 平台易失灵

    快递小哥、网约厨师、网约家政工、网约车司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就业。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和用工平台签订劳动合同,也不需要坐班,常常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接单、结算、领取劳动报酬的全过程。有的劳动者同时在几个平台接单,增加收入。

    然而,长期从事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的合肥律师马华平表示,“掌上就业”虽然灵活方便,可一旦发生劳动纠纷,APP平台很容易“失灵”,使劳动者维权面临困境。

    “我工作11个月,工钱只开了9个月,现在老板想把我辞退,还扣了2个月的工钱没给。像我这种情况怎么维权? ”前不久,快递小哥曾申来走进合肥市职工帮扶中心,申请法律援助。现场接待他的,正是马华平律师。

    得知曾申来是通过手机APP就业,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工资单、领取报酬主要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转账,马华平立即询问他有没有被注销APP平台的个人账户,有没有其他工资支付的证明。此外,如果有工作服、工作牌或配送快递的相关工具等,也要一并保存好,作为日后维权的佐证。

    “我的手机APP上,快递的接单和派送的信息记录还在;我还加入了用工单位的工作微信群,公司领导和员工几乎每天都在群里沟通工作情况,留下大量聊天记录。 ”曾申来边说边打开手机出示相关信息。马华平第一时间将其中的关键信息截屏保存,“这些信息对于证明曾申来的工作情况、证明他和用工单位的劳动关系,都非常重要。 ”

    记者了解到,一些快递小哥或开着中国邮政的快递车,或给美团送外卖,但他们和中国邮政、美团这样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并没有直接的劳动关系,而是在给第三方用工单位(平台)打工。当第三方用工单位与快递小哥发生劳动纠纷后,通常会在APP平台注销快递小哥的个人账户,并将其踢出工作群,从而导致快递小哥的手机APP“失灵”,丢失历史信息记录。

    “这些能够证明劳动者工作情况、劳动关系的信息一旦丢失,很难再找回来。我们维权律师向用工单位去要,基本是要不来的;请了解情况的工友做证,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也有很多顾虑,往往不愿意做证。 ”马华平说。

    不签合同 权责难厘清

    没有劳动合同的约束,难以认定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劳动关系,“掌上就业”群体在遭遇工伤等特殊情况时,维权会更加被动。 “工伤的认定,要首先证明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马华平说。

    去年7月,在省城送外卖的郑伟,在一次送外卖的途中意外摔伤,被诊断为右脚大脚趾骨折。他为此向用工单位提出5000元的工伤赔偿,结果遭到拒绝。直到前不久,他才在法援律师的帮助下,向劳动部门申请了工伤认定。

    “郑伟的工作APP被用工单位注销,又没签劳动合同,前期认定劳动关系,花费了我们不少时间和精力。”马华平律师说,一旦劳动部门认定郑伟为工伤,无论他本人有无过错,依据《劳动法》相关规定,都将被视为无过错给予工伤赔偿,走劳动仲裁程序的话,依据郑伟的伤情一般可以拿到好几万元的工伤赔偿。

    而如果双方不是劳动关系,比如被认定为雇佣关系,就无法认定工伤、申请工伤赔偿,只能在雇主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内,获得一定的人身损害赔偿;如果雇员本身存在一定过错、导致人身损害的,也要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指出,与传统就业群体相比,相当一部分的互联网平台就业人群属非标准就业。新兴的互联网平台就业形态,其主要特点一是组织方式平台化,从“企业+个人”的雇佣方式变成了“平台+个人”;二是全职就业兼职化、雇佣关系多重化;三是劳动关系虚拟化;四是工作地点灵活化、工作时间碎片化。互联网平台就业模式下,劳动关系难以认定,各方责任难以厘清,为劳动者主张劳动权利埋下隐患。

    新型用工 亟待立新规

    一次工伤认定拖了近1年时间,才刚刚进入申请工伤认定的程序,这让郑伟感到很无奈,“如果不是工会和律师的无偿帮助,我肯定无法坚持到现在。 ”

    “我们没签劳动合同,不是不想签,而是没有话语权。政府能不能建立一个网络平台用工的监管制度?比如强制平台与每位员工签订电子或纸质的劳动合同,提交劳动部门备案。”郑伟说,这样,只要用工平台不“脱管”,监管部门就能随时查证平台与员工的劳动关系,而不是让员工受了伤、还要自己去证明自己的劳动关系。他还期待相关部门处理“掌上就业”劳动纠纷时,尽可能提高效率,给劳动者维权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

    曾申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送快递时几乎每个月都会被扣钱,少的被扣三四百元,最高被扣1500元, “我负责送快递的区域,一些企业下午17时过后已经下班锁门,但是下午17时过后送到快递点的快递,公司还要求必须要当天送达并签收,不然就要扣钱。 ”快递小哥每天工作10小时,每周工作7天,五险一金、加班工资、高温补贴、带薪年休假等劳动保障和福利,他们却普遍无福享受。

    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娟表示,现行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险等制度是基于传统单位用工模式设计的,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关系不明晰、不容易被界定,在适用劳动标准、社会保险政策时无法对接。李娟建议,研究制定非标准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支持劳动者通过新兴业态实现多元化就业,从业者与新业态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要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其他从业者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养老、医疗保险和缴纳住房公积金,同时要探索适应灵活就业、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失业和工伤保障方式。

    延伸阅读 “网约工”起诉APP非法解雇获赔偿

    7名“网约工”厨师起诉“好厨师”APP要求确认劳动关系,并索赔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庭审中,“网约工”与网络平台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是争议焦点。去年6月,这起劳动争议案件有了结果,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确认了双方存在劳动关系,7名厨师分别获得了赔偿。

    上海乐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一款名为“好厨师”的APP,可在线预约厨师上门提供烹饪服务。原告孙先生称,自己2015年4月入职公司任厨师,月工资5000元,每天从上午10时工作至晚上18时。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未替他缴纳社会保险,未支付加班费以及安排休年假,并于2015年10月违法解除了与他的劳动关系。为此,孙先生起诉要求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等共5.2万余元并为其补缴社会保险。同时,邓先生等6名厨师也提起诉讼,法庭进行合并审理。

    “乐快”公司则认为,孙先生与公司“好厨师”平台之间是平等商务合作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根据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孙先生无需接受公司管理,在平台客户处提供临时性厨师劳务服务且服务地点由客户指定。作为合作厨师具有拒绝调配的权利,无工作摊派性质。据此,请求驳回起诉。

    法院经审理认为,个人与某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在于双方的“合作”模式是否符合劳动关系的法律要件,而不在于双方对于彼此之间法律关系的“认识”。乐快公司仅经营厨师类业务平台,原告主要提供厨师技能;双方具有较强的从属关系,双方建立的关系符合劳动关系的特点。乐快公司违法解除与原告的劳动关系,应支付赔偿金。法院据此判决被告支付原告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1万元。法院还同时认定了其余6名原告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并判决支付赔偿。

    (闻则)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