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茶博会上听安徽茶农的致富故事: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 茶博会上听安徽茶农的致富故事: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时间:2018-05-19 15:13:22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安徽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安徽积极做优做大做强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安徽展区,能看到听到许多“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的故事。

    徽茶展销区

    岳西是是全省首个拟摘“贫困帽”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其中茶产业在岳西脱贫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今年茶博会上,岳西茶企组团参展,携手推介当地名茶――岳西翠兰

    “岳西一共有180多个村、社区,全都种植茶叶。”岳西县茶叶协会会长钱子华告诉记者,岳西全县现有茶园17万亩,95%以上的农户都种茶,一产产值达到7个多亿,是助推岳西脱贫的第一产业。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岳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有69座,具有高海拔生态种植的自然优势。当前,岳西又积极采用现代标准化生产工艺,做大产业规模,用茶产业带动农户增收,助推脱贫攻坚。据钱子华介绍,岳西翠兰的品牌价值已达到18个亿。

    与春茶相比,夏秋茶价格低廉,农户采摘意愿不强,大量的夏秋茶被白白浪费。如何盘活夏秋茶资源,来自池州的九华安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杨益斌展示九华安茶

    九华安茶是池州棠溪山寨有机茶专业合作社与安徽农大合作研发的黑茶品牌,采用夏秋茶发酵。“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对降血压、血脂很有好处。”合作社理事长杨益斌说,开发黑茶产品后,以前只能卖几块钱一斤的夏秋茶,现在几十克就能卖几十块钱,让农户一亩茶园增收2000-3000元,大大提高了夏秋茶的附加值,带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

    合作社还将茶产品与池州旅游资源融合,用天然粽叶包裹,让茶叶混合粽叶的清香,将茶产品做成九华山游客伴手礼。

    通过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经营主体,带动宜茶贫困户增收脱贫,是安徽茶产业扶贫的一大特色。安徽红茶最大的出口企业天之红以科技为中心,建设高标准良种茶园,提升茶叶品质,通过了欧盟BCS有机认证,为祁门红茶拓展了海外市场。该企业还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茶产业基地,以红茶庄园精品民宿,发展茶旅融合,延长当地茶产业链条。祁门红茶协会会长王昶介绍,今年祁门茶叶出口将突破2000万,产值10个亿,带动4万多农户增收。

    安徽茶艺师为观众泡茶

    位居海拔800米、国家5A级风景区天柱山东侧的潜山县石桥茶场今年是首次参展。该茶场拥有1800亩国家级标准良种茶示范茶园,其中"黄金芽”、“安吉白茶”、“舒茶早”、“兰顶香”等国家级良种茶基地300多亩,2013年又新垦茶园600余亩。“现在我们年产干茶10万多斤,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据茶场负责人介绍,石桥茶场下设的黄柏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000多户,中小型茶场15家,带动从业人员达6000余人。

    每个宜茶贫困县打造一批高标准茶园基地和标准化茶产业基地,每个宜茶贫困村培育1个鲜叶交易网点,每个宜茶贫困户人均至少拥有1亩良种茶园,力争带动宜茶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今年3月,安徽出台专项意见,助推宜茶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可以预见,安徽扶贫路上,将更加茶香四溢。(记者彭旖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