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美丽中国长江行】 “全国文明村”仙桥村的好风光
  • 【美丽中国长江行】 “全国文明村”仙桥村的好风光

    时间:2018-05-15 15:16:04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上海市崇明区的中北部,坐落着仙桥村。仙桥村隶属于竖新镇,是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宜居村庄”。

    仙桥以粮食种植、水产养殖、果蔬采摘等为主导产业。土地流转率已达98%,水产养殖、果蔬种植等专业合作社陆续入驻村中。

    仙桥村的民宿发展得红红火火,并形成了集聚效应。设计丰收等知名民宿设计团队走进仙桥,租赁当地村民闲置房屋并将之改造成别具风情的民宿,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艺术家、游客。该村工作人员介绍,民宿一年租金3.5万元。空房子也能租出去赚钱,当地村民的收入又多了一笔。

    农家书屋、睦邻服务站、村腰鼓队......仙桥村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闲暇之余,村中爱好手工的妇女们跟随着心灵手巧的退休老师黄老师学做土布包等手工艺品。

    产业强、收入足、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仙桥村村民的脸上满是幸福与满足。(记者徐慧冬)

    大学生村官赵冰站在水产合作社的稻田旁,展示从稻田中打捞出的“稻香鳖”。他是崇明人,去年八月成为大学生村官。如今他在仙桥村担任村书记助理,任期两三年。“我很喜欢乡村。”赵冰说,“任期结束后还会选择驻扎在基层。”

    村民徐健飞正在睦邻服务站缝制土布包。“我就是喜爱,所以耐得下心做这个。”她一天能做一个包,这种包作为当地手工艺品向游客出售,售价四五十元。除了土布包,徐健飞还跟着老师学会了毛线花等手工艺品的制作。

    水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宋琴站在大棚中,看着挂果的火龙果树。宋琴是崇明人,七年前来到仙桥村,通过村委会流转当地村民土地2100亩,并雇佣当地村民13人。如今的水果种植合作社种植着蓝莓、黄桃、猕猴桃等十几种水果。“去年一亩地纯收入1万元。”她骄傲地说。宋琴家种植的水果主要用于采摘观光,游客百分之七十来自上海本地,百分之二十来自国外。

    村民张英是“花觅”民宿的管家,平时负责客房预订、管理、活动组织等工作。“花觅”由同济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共有10个房间。“我们民宿的特色在于生态、创意。”张英介绍。“花觅”组织的DIY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旺季每周能入住20人,房间是满的”。临近端午节,张英正在为“稻田插秧”活动做准备。

    “花觅”民宿门前的特色招牌,既具农家风情又有艺术美感。

    仙桥村不仅村容整洁,道路规划有序。路两旁还种满鲜花,图为怒放的虞美人。

    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