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春耕生产进行时:提质增效,还得靠农机和农技
  • 春耕生产进行时:提质增效,还得靠农机和农技

    时间:2018-04-09 15:42:21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大力推广新装备、新技术,发展综合种养,春耕生产呈现新气象。

    “服务的1万多亩地,喷洒农药全部用专业机械和无人机,节本还环保”

    装备水平,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

    近日,记者来到明光市石坝镇魏桥村,田野里处处是繁忙的景象。磊粮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怀三正带领技术人员调试自动化育秧播种流水线和智能配肥机,保养高速插秧机、收割机、旋耕机等设备。

    “从育秧、插秧、施肥、打药,到收割、耕种、烘干、入库,全程机械化,不仅提高效率,也为农业结构调整、增产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 ”王怀三指着一台90马力四驱旋耕机告诉记者,搞秸秆还田必须得靠这种大马力旋耕机,深耕15厘米至20厘米才行,“服务的1万多亩地,喷洒农药全部用专业机械和无人机,节本还环保”。

    “明光市的农业机械化还与信息化、智能化相结合,建成了测土配方施肥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和专家决策系统,农民通过短信、网络、微信、微博、App、触摸屏等方式,随时可以获取各类农业技术信息。”明光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周福红介绍,明光市还建成了固体和液体智能配肥站,实现了农机农艺农信相融合,服务农业全产业链。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不断提高机械化程度的同时,各地大力推广应用新型农机,助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以农机购置补贴为杠杆,大力推广新型、高效、节能的农机具,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4月5日上午,萧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郑玉锦向记者介绍,重点补贴深松机、免耕播种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捡拾压捆机等5大类8小类9品目,目前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15%。在萧县杨楼镇新廷村和赵庄镇张朴楼村,农机部门建设了2100亩的机械化生产示范片,引导推广大型农业机械,改善农机装备结构。

    据省农机局负责人介绍,春耕生产中,我省小麦产区以春季田管为重点,推广各类新型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抓好病虫防控、科学追肥等关键环节。水稻、油菜产区以育插秧机械化作业为中心,做好工厂化育秧、机插秧、稻田机械耕整和油菜病虫害机械防治。

    “光是做节肥就试验了海藻肥、有机肥等9种,深耕试验也分15厘米、20厘米、25厘米三种”

    在明光市石坝镇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1200亩的麦田里插着很多用作标示的木棍,田埂上每隔几十米就能看到一盏树立的太阳能灭虫灯和性诱剂设备。

    据明光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周福红介绍,这里开展小麦、水稻、玉米等多个优质品种的示范、推广,全部采取绿色增产技术,“光是做节肥就试验了海藻肥、有机肥等9种,深耕试验也分15厘米、20厘米、25厘米三种。 ”

    记者了解到,春耕生产中,各地都在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在降成本的同时减少面源污染。据周福红介绍,石坝镇基地采用农情监测与信息化管理、机械综合应用、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统防统治、节药节水等新技术、新模式。“这些技术试验成熟后将在全市推广。 ”周福红说,春耕生产中各地正在推行生物质药剂拌种模式,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并通过指导大户开展病虫害预防,逐渐引导农民改变种植习惯。目前,明光市建设了18个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作物绿色模式集成技术,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提高农产品品质,示范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机械插秧技术5万亩。此外,明光市还制定了绿豆、山芋、甜叶菊、艾草等农作物技术标准,积极推广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推广“稻田养虾”“林下猪”“林下鸡”等模式。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和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技术。春耕生产中,各地组织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深入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大力开展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分区域、分作物集成组装一批以农业机械为载体的绿色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效能提升的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技术模式。

    “周边有村民看到效益高主动找我学养龙虾,今年又扩大了400亩”

    在明光市涧溪镇昌俊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记者看到150亩的水田被分割成一块一块水面,水塘里的依乐草生长良好,几名专业技术人员正在检测水质。

    “这种水草,再加上鸡粪发酵,水质较肥,比较适宜龙虾生长。 ”基地主人徐昌俊告诉记者,现在是龙虾育苗和水草生长季节,到4月中旬就可以放养虾苗,6月份就可以上市,之后栽一季水稻,到水稻收割后,再养一季龙虾。据徐昌俊介绍,稻虾轮作生产模式一年能收获两季龙虾,每亩纯收入2000元左右,一季水稻1200斤,由于是绿色无污染种植,每斤价格在1.5元,比市场价高3毛钱,这样每亩年纯收入近4000元。 “周边有村民看到效益高主动找我学养龙虾,今年又扩大了400亩。 ”徐昌俊说。

    如何提高农业效益?近年来我省尝试走种养加一体的路子,成效突出。由于示范效应突出,春耕生产中,不少地方在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预计今年新增40万亩以上,全省总面积达到130万亩以上。种植模式的显著变化,还体现在各地对秸秆还田的不断适应和调整。

    “过去担心秸秆还田会带来烂苗毒苗死苗等问题,通过技术人员的示范、指导,现在我们充分意识到秸秆旋耕灭茬腐熟还田技术的好处了。 ”王怀三介绍说,秸秆还田利用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保温能力,减少草害,节本增效,增产增收。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500公斤秸秆,相当于尿素6.14公斤,磷肥6.4公斤,进口钾肥12.9公斤,总价相当于60元的化肥,可增产5.6%至8.2%,而且作物品质明显改善。

    为适应秸秆还田需要,我省调整农作物品种和耕作模式,科学采用粉碎还田、深翻深耕轮作等方式,规范技术工艺流程,推进农机、农艺、农信在秸秆还田中的集成应用,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利用效果。据省农委在全省范围内布设的618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全省耕地地力主要性状指标稳中有升,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较上年提升。

    “总的来看,全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中等左右,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中等。 ”据省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上年度相比,土壤有机质上升了0.43g/kg,上升幅度为2.19%;速效钾上升了8mg/kg,上升幅度为7.62%;全氮、有效磷、pH、容重等基本与上年持平。耕地质量提升得益于节肥、节药行动的实施以及有机肥推广应用和秸秆还田。

    据了解,今年我省将继续组织实施秸秆利用提升民生工程,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记者 罗宝 何雪峰 史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