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 安徽累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281件
  •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 安徽累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281件

    时间:2018-02-09 16:53:07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彭旖旎)2月8日上午,2018年全省环境保护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全省环境保护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恒秋在提到环境执法监管工作时透露,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安徽累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281件,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实施按日连续处罚41件,有力打击了环境污染犯罪行为。

    淘汰燃煤小锅炉8467台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省过去五年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总量减排目标任务。2013年以来,全省共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各类环保资金142.8亿元,实施了一大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项目。全省共淘汰燃煤小锅炉8467台,完成3600万千瓦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淘汰黄标车、老旧车81.38万辆;秸秆焚烧火点总数由2013年的全国第1位下降到2017年的第14位,秸秆禁烧逐渐成为全民共识;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7年为88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1.1%。

    16个省辖市和33个县(市)建成备用水源

    全省水体水质逐年好转,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逐年增加,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逐年下降;省辖淮河流域总体水质状况由中度污染好转为轻度污染,巢湖湖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西半湖富营养状态由中度改善至轻度,巢湖蓝藻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省辖长江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保持良好,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连续多年保持为优。16个省辖市和33个县(市)建成备用水源。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对370家企业开展环境信用评价

    环保领域改革展现新亮点,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试点工作入选2015年中央改革办评选的全国十大改革案例;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顺利实施,全省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正式启动。出台《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按照“谁考核、谁监测”的原则,初步建成涵盖大气、水、土壤、生态、辐射等方面,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探索建立信贷与环境信用评价联动机制,对370家国控企业开展环境信用评价,与省工商银行建立环境行政处罚、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共享机制。

    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281件

    环境执法监管形成新特色。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省环保厅实施挂牌督办184件,区域、流域环评限批20件;定期召开新闻通气会,向新闻媒体通报执法及挂牌督办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情况,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警示震慑作用。各地累计适用《环保法》配套办法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281件,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多次受到环保部通报表扬;其中,实施按日连续处罚41件,查封扣押2796件,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1892件,行政拘留428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124件,有力打击了环境污染犯罪行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