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 生活慢下来 幸福“漫”出来
  • 生活慢下来 幸福“漫”出来

    时间:2017-12-21 16:23:17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一边听着愉快的音乐,一边骑着共享单车悠闲地穿梭在闹市区,放眼路边一处处精致的花境小景……喧闹躁动的生活就这样慢了下来,舒适起来。随着城市管理和建设的日益精细,支持人们慢生活的软硬件条件逐步成熟,精美的花境,畅通的慢行系统都在一步步完善。生活慢下来了,幸福指数提上来了。

    明年,千余处花境将点缀城市美景

    精致的小兔子造型,各色花草的搭配,俨然一幅街头的山水画。今年“五一”期间,一种被称为“花境”的小景在合肥街头多地亮相,点缀了这座城市的美丽,提升了城市的绿化品位。

    其实,街头“花境”在一些大城市早就流行起来了。去年国庆时,合肥植物园首次尝试,一下子为园内增色不少。合肥市林业和园林部门表示,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上半年,全市街头增添了207处花境,并开展了优秀花境评选。今年8月,合肥市林园局联合市文明办决定继续推进花境建设,为城市增花添彩。

    记者从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2017年全市花境达到500多处,计划2018年主城区新建花境500处,到2018年底使合肥花境达到1000余处。花境建设范围也将从道路花境为主向公园、其他绿地、单位、小区门口延伸,不断为城市增色添彩。

    全市慢行系统全面开建

    取消路边停车位,增加非机动车道,今后到老城区逛街可以不用开车,骑个自行车就能随便转悠。日前,合肥庐阳区启动了26条道路慢行系统的改造,涉及到市民非常关注的淮河路、环城路、阜阳路等老城区路段。

    而在“安徽第一路”长江路的改造中,也将进行慢行系统的改造,“目前我们已经在长江中路银泰商场附近做了一段样板。”负责现场施工的项目负责人檀文祥告诉记者,样板路上有3.5米左右宽的非机动车道,用侧石等与机动车道隔离,非机动车道旁边是人行道,二者高度不一,方便人们区分。

    记者还获悉,不仅在老城区,慢行系统的改造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已全部推开。今年全市共计划开展129条道路的慢行系统完善工程,除去纳入精品道路改造、园林绿化提升、小街巷整治等项目外,单独列入大建设慢行系统完善工程的道路有62条。其中,瑶海区4条、庐阳区26条、蜀山区3条、包河区5条、政务区5条、新站区5条,经开区13条、市政工程管理处1条。这些道路前期工作均已完成,年底前将全部开工建设。

    -记者手记

    对于市民来说,在以“数字”和“速度”为衡量指标的今天,休闲慢生活成了一种奢求。

    “欲速则不达”,一味地快节奏,很多“副产品”也会应运而生。城市拥堵、环境破坏、生活压力大等带来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凸显。而适当增加“慢生活”,更能掌握发展的节奏,梳理发展的脚步,增加城市的温度,体现人文的关爱。

    慢行系统的完善,能让人们的出行有更多选择,少开私家车多骑自行车,不仅带来的是身心的舒适,也是一种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街头花境的点缀,不仅是绿量的增加,也是城市品位的彰显。(记者琚园园)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