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重庆新闻 > 脱贫路上有你④:种桃种李种希望 农业升级让贫困户两年摘掉“穷”帽子
  • 脱贫路上有你④:种桃种李种希望 农业升级让贫困户两年摘掉“穷”帽子

    时间:2019-02-28 17:27:58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作者:

    编者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当前,重庆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全面冲刺、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庆正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脱贫攻坚进行时——学论述抓整改促落实”系列报道,首先推出“脱贫路上有你”子栏目,来看驻村第一书记、基层干部如何扎根扶贫一线,整合资源、科学施策、构建多元化脱贫路径。

    相关新闻:

    视频|脱贫路上有你①:修路、通水、种李树 第一书记牵头“共同富裕”不掉队

    视频|脱贫路上有你②:这个走路带风的女人,每天接200多个电话走近3万步

    视频|脱贫路上有你③:第一书记的流动“百宝袋”,为山里娃变出爱与希望

    硬化的乡村公路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8日6时讯(首席记者 黄宇)春日雨后的重庆巫山双龙镇金花村,空气中弥漫着春草吐芽的清香。

    路尽头,远远的一栋居民楼门前,有两人正围着一个水池忙着什么。走近后才发现,两人正是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此行要采访的村民罗世凤和她女儿马艳梅。她们身旁猪圈里的母猪刚下了小猪仔,母女俩正忙着给它们准备吃食。

    村里修了不少蓄水池,解决了村民用水困难的问题。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罗世凤是金花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三个小孩上学的费用全靠丈夫马镇海常年在外务工维持,村里了解情况后,将其识别为贫困户。

    “不喜欢戴这个贫困户的帽子,不光荣。”罗世凤说,为谋出路,她此前种植了大量的红薯洋芋,却一直卖不到好价钱,“人穷不能穷一辈子,我在家也要想想办法,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

    2015年,在双龙镇政府支持下,罗世凤参加了技术培训,并借助国家扶贫产业启动资金,发展起辣椒种植和生猪养殖等产业。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要强的她靠着政府的技术支持和要“光荣”的心踏上了脱贫之路。

    解决了生活用水,驻村第一书记庞玉川(中)帮罗世凤(右)洗红薯。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那段时间,罗世凤起早贪黑,一心扑在产业上。不仅要为猪仔准备各种吃食,做好卫生防疫,还要不定期到地里查看作物生长情况。通过改变种养模式,2016年底,镇政府来核算收入时,罗世凤家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已远远越过贫困线。勤劳,让罗世凤家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摘掉了“穷”帽子。

    更让人高兴的是,2018年,政府为罗世凤家里新修的安置房,矗立在了指定的安置点。家门口就是水泥马路,全家再也不用为雨后走泥路而劳神了。村里不仅帮她家通了自来水,还帮忙将过去山坳里的土坯房里的家具搬到了新房里。今年春节,全家人在新房里迎来了新年。

    马艳梅三姐弟通过视频同外地打工的父亲聊天。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现在出行条件好了,技术到位了,销路也有保障,猪圈里的12个猪仔我打算全养着,再把辣椒多种几亩,还要想办法再种些脆李。”罗世凤的眼角眉梢全是幸福,她坚定地继续说,“政府帮我们,我就要让日子过得更好!”

    如今,在双龙镇,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了转变种养模式的甜头,也都纷纷加入到发展生态特色产业的创业大军中来。当地政府也明确提出,要围绕全县“1+3”产业大格局,在双龙镇分不同地域规划山羊、脆李、核桃、板栗等扶贫产业项目,还将打造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的立体经济,让村民家家户户都有增收途径。

    已经读大学的马艳梅。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希望的种子,早已在每一个如罗世凤一样的贫困户心里扎了根。如今,在如春风般的好政策里,这些种子便已开始蓬勃生长。看,田间那嫩绿的春芽,也在努力向上。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