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 百年金融老街“上新了” 解放北路规划新建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
  • 百年金融老街“上新了” 解放北路规划新建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

    时间:2019-04-11 18:56:24  来源:北方网  作者:李泽亚

    天津北方网讯:在天津有一条百年沧桑的老街,与名人故居不同,这里街道两旁的建筑里曾留下中国最早一批外资银行的身影。即便是在今天,这里也是各类金融机构聚集的地方,记录着中国商贸、金融的变迁发展,这条街就是“解放北路”。而最近,这条百年老街也迎来了新的规划。

    天津解放北路,单单提起它的名字就是一部历史。一百多年来,人们更愿意按照它的功能特点称其为“金融街”。更有人称其为“中国北方的华尔街”。法国人称它为大法国路,英国人称它为维多利亚道,它因曾经贯穿了英租界和法租界,处于两租界的中心而被称为“中街”。作为天津乃至中国北方金融业聚集地,这条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1860年,英法两国先后在天津租界内修路建房,并从法租界万国桥(又名“法国桥”,今“解放桥”)开始,向南拓建一条主要交通干线,贯穿两租界,成为当时英、法租界的中心地带,是租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随后,各国银行、保险公司、洋行、轮船公司等纷纷来津设立机构,从事通商贸易。1880年(清光绪六年),英国汇丰银行首先来津筹设机构,成为天津的第一家外国银行,并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在这里开业。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英、法租界中街设立了10余家外资银行。由于外资银行集中,一些较大的洋行和保险公司都争先来这里开展业务。在清末民初,中国新式银行逐渐兴起并在这里聚集。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外资银行相继撤出天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在解放北路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在此设立天津分行。

    回到现如今,这条老街依旧散发着年轻的活力,承载着新的使命,并有了新的规划。目前,规划新建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修缮保留老建筑约80万平方米。按照现代金融服务中心功能和构成的要求,解放北路还将以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传统金融业为主导,以会计、审计、评估、中介、法律、信息、咨询等现代金融服务业为辅助,配合展览、旅游、娱乐等服务设施,建立天津金融服务中心和金融创新中心,成为天津金融业的管理中心、业务中心和定价、信息发布中心。(津云新闻记者李泽亚)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