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克服疫情、大宗商品涨价等不利因素 沪东中华长兴基地建设提速推进
  • 克服疫情、大宗商品涨价等不利因素 沪东中华长兴基地建设提速推进

    时间:2021-08-22 06:26:15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8月15日,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崇明长兴岛的LNG船绝缘箱生产线项目按计划通水、通气、通电,并全面开启生产线的调试工作。作为沪东中华的年度重点工程,这一项目已基本完工,比合同工期提前了十余天。

    由于黄浦江两岸的造船基地难以满足沪东中华的发展需要,沪东中华计划整体搬迁至长兴岛。今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6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总投资额最高的就是沪东中华长兴基地项目。而绝缘箱生产线是沪东中华LNG船全产业链布局的关键一环,因此是基地搬迁项目中首批开工、首个落地的子项目。

    LNG船绝缘箱生产线项目含预留地约7.5万平方米,其中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道路面积1万多平方米。如此体量的工程,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1年时间建设。但从今年1月14日正式开工到基本完工,承接该项目的中建三局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只用了7个月时间。

    今年以来有疫情、大宗商品涨价、极端天气等多重不利因素,沪东中华一度担心项目工程不能按时完工。

    长兴岛上使命必达

    在疫情背景下搞建设,中建三局有丰富的经验。2020年年初在武汉,该公司奇迹般地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竣工“雷神山医院”。如今,特殊时期形成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精神”也在上海的长兴岛上生根发芽。

    “公司内部一直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学习、传承建设精神,这是一种敢于担当、挑战不可能、使命必达的战斗精神。”中建三局沪东项目经理张宇说。

    春节前夕,张宇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工地上数数工人是否少了。

    由于1月份国内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各地陆续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但许多工人因疫情原因去年也没回家,急切的思乡之情让他们选择在春节前提前返乡。

    为了保证工期,不计成本涨工资留人自然是大家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可亲情面前,金钱并非万能。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项目管理团队做好留沪工人的后勤保障工作,同时每天分头找班组长了解工人想法、请班组长一起做思想工作稳住队伍;另一方面,联系多家劳务资源方,多渠道随时补充新鲜力量。

    “工人也需要共情,平时他们观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纪录片时都很感动,我和他们说,现在正是践行这种精神的时候。”张宇说,多重努力下,劳动力短缺问题得以解决。

    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受疫情、国际物流供应链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春节后各种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一路暴涨,一些工程项目在采购物资时犹豫不决,错误判断价格走势,结果陷入越拖越被动的境地。 

    根据时间节点要求,中建三局必须在春节后尽快备好沪东项目所需的全部物料。节后,看到最新的价格报表,相关负责人只思考了片刻,就立即拍板:“不能拖!赶紧价格谈判,就算比以前贵,也要落实采购合同。”

    “我们签的是总价包干合同,成本高了意味着利润减少,但就算亏本,也必须按时完工,一切工作以履约为出发点、使命必达,这正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精神的内涵。”张宇说,没想到果断决策之下,项目组反而避开了后续原材料价格更大幅度的上涨。

    速度背后的方法论

    即便外部困难都解决了,把1年期的工程压缩到7个月,这依然是个不小的挑战,这样高效的速度背后,其实有自己的方法论。

    “压缩工期的关键在于实现全过程总承包集成管理的理念,通过工序穿插并采用分区域流水施工的方式,保证速度与质量。”一位项目管理人员表示。

    所谓工序穿插,即在不冲突前提下,将后续工序前置,同步进行作业。比如厂区内的外部道路,由于施工期间会有各类大型设备进出,通常会先修筑临时路,最后再修筑永久路,但为了节约时间,中建三局沪东项目团队在建造厂房的同时修筑永久外部道路,并通过提高道路强度,保证一次成型、无须返工。

    说起来容易,但具体执行时到底能压缩多少工期,却极其考验项目团队的经验与智慧。

    正式开工前,中建三局与沪东中华专门成立的项目组耗费一星期多时间,没日没夜地协商、讨论,根据时间节点确定重点工作、倒排总进度计划和更为细化的三级计划、优化工序穿插方案,并利用数字化手段建模、分析,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工期计划。

    开工后,项目团队又不断在施工过程中复盘、总结,持续优化方案。比如完成3月底的节点任务后,他们发现,机电安装在钢结构吊装完成后即可进行穿插施工,因此在后续计划以及总进度计划中,项目团队重新进行了详细安排,再次压缩了总工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