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一把剪刀一张纸记录“宝山十景”
  • 一把剪刀一张纸记录“宝山十景”

    时间:2019-04-04 19:04:05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一把剪刀一张纸,何须经纶伟业才。民间高人运匠心,巧手能把万象裁。”走进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社区活动中心的剪纸教室,只见这里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张红纸、一柄剪刀,红纸翻飞,剪刀不断穿梭回转,三五下后,吹去多余的纸屑,一头纹样精致的小猪栩栩如生地咧嘴微笑。

    在这间教室,上到耄耋老者,下至垂髫学童,每个人都具备这凭空剪“猪”的本事。教会他们这项技艺的,是宝山区非遗友谊剪纸的传承人徐登祥。从简单的花、草、虫、鸟、动物、字画类,发展到自成一体的山水风景、人物题材及抽象表演形式,剪纸这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在徐登祥及其弟子们的巧手下,正逐渐新生出“宝山特色”。

    不握方向盘时就学剪纸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流传度最广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期的“桐叶封弟”。友谊剪纸是宝山友谊地区一项独特的民间特色文化,已在这块土地上扎根了近30年。今年春节期间,宝山图书馆陈列室、宝乐汇商场橱窗、宝山孔庙大成殿……友谊剪纸的踪迹在宝山几乎处处可见。“这样的艺术应该让孩子们多多接触,觉得好玩产生兴趣了,自然而然地就会开始学习。”徐登祥年轻时曾是宝钢的一名普通驾驶员,因为热爱,不握方向盘的时候,他就会主动搜寻各种美术书钻研学习,边学边剪,手经常被磨得通红。10多年前,徐登祥从厂里待退休,将全部精力投身到剪纸艺术上来,并带出了徐功亮等成绩优异的剪纸“新人”。

    剪纸艺术要在内容上创新

    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羊,头戴橄榄帽,身穿唐装,一手捧着篮球,一手拿着写有“2015宝山”字样的画轴,它正是上海市第八届农民运动会吉祥物“融融”,是徐登祥用红色宣纸剪出来的。将卡通形象与传统剪纸艺术完美结合,是徐登祥的创新之举。“要想让更多人爱上剪纸艺术,内容上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自2016年8月起,老宝山人徐登祥开启了一趟新的剪纸征程:他要用剪刀记录下心目中的“宝山十景”。

    宝山寺、顾村公园、上海宝山民间艺术博览馆、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宝乐汇商场、吴淞老炮台、宝山烈士陵园……一个个点,徐登祥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一遍,选点拍照,描摹画样,再到最后落剪,每一个环节都倾注心血。“这一套‘宝山十景’,我剪了整整半年。其中,民间艺术博览馆是最难剪的,因为它有很多镂空设计,落在剪纸上,空隙很小,单画样稿,我反复研究了很久。”

    为了让更多社区居民了解剪纸艺术,十年前,徐登祥选择在友谊路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免费开课,街道37个居委会的剪纸爱好者纷至沓来。学生们从临摹作品开始,逐步向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发展,迄今已有几百幅作品先后在各大报刊上发表,许多作品还被国际友人珍藏。为了让友谊剪纸艺术走得更远,传得更久,徐登祥想到了编印纸质教材――《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入门》和《剪纸实用手册初级》。“我手上这本是纯英文的,外国人如果想自学剪纸就可以看看。”徐登祥说。(解放日报记者 周楠通讯员 吴雯怡 余婧瑶)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