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首个食品从业人员网络“食安课堂”上线,可灵活选择学习时间
  • 首个食品从业人员网络“食安课堂”上线,可灵活选择学习时间

    时间:2019-04-04 19:04:22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玺撼

    原标题:食品生产经营者培训方便多了

    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这是《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的明文规定。但在日常监管中,监管部门更多是通过经营者的培训台账追溯,这些“纸面功夫”是否反映培训的真实水平?很难说。昨天,上海首个食品从业人员网络培训平台“食安课堂”在徐汇区上线,食品生产经营者培训不能再“捣糨糊”,而对于认真履行责任的单位,这一平台能提供极大的便利。

    员工培训可“化整为零”

    “员工150多人,班次排好后,一个萝卜一个坑。”大董环贸店总经理吴兵坦言,以往的员工培训,要在统一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想在工作时间凑齐所有人几乎不可能;而要占用大家的休息时间,又不够人性化。因此,集体培训总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加之餐饮服务业的人员流动性很大,培训难免有“盲区”。

    孔雀皇朝环贸店的厨师长王亮也表示:“很多培训资料都不知道去哪里找,几个资深经理和厨师往往凭经验给员工出题;可术业有专攻,就好比让烧菜的厨师给洗碗工培训,针对性总归差点。”

    互联网思维解决了上述问题。记者在王亮手机里的“食安课堂”看到,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都被做成视频、PPT、图片等形式,十分对年轻人胃口,员工可在碎片化时间内随时点开学习,经营者也不用专门抽时间、定场地来组织员工统一培训。王亮说,自从注册使用“食安课堂”,每天利用乘地铁等碎片化时间,他已完成了好几门课程的学习。

    不同岗位需要不同的培训内容,“食安课堂”通过个性定制予以解决。徐汇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管科科长丁磊说,根据《上海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上海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分类培训制度,按照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食品生产(A)、食品销售(B)、餐饮服务(C)和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食品贮运服务提供者(D)四类行业;按照食品从业人员从事的岗位分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1)、负责人(2)和关键环节操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从业人员(3)三种岗位。针对每种行业的不同岗位,“食安课堂”设置了对应的培训,使用者在登录注册时,只需选择自己对应的行业岗位,就能接受定制服务。

    精准锁定“不求上进”者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食品安全问题是由于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的。如何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及监管落到实处?根据《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食品生产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培训、考核关键环节操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从业人员的,由相关监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或准许生产证。

    “‘食安课堂’将成为精细化监管的重要依据。”徐汇区市场监管局调研员乌建国表示,目前,徐汇区有持证食品生产经营者近1万户,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0万名,计划年内让“食安课堂”普及至这些单位和从业者。以此为基础,每位从业者及其所在单位的食安知识培训情况都将实时传输到监管部门后台,监管部门可有针对性地督促“不求上进”的个人或单位。根据有关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岗期间,接受食品安全知识集中培训应不少于60小时/年,其他食品从业人员在岗期间应不少于40小时/年。“现在可以实时了解某一位从业人员具体在线上看了多久的视频等资料,也可以通过在线考试,了解其掌握知识的情况。达不到培训时长要求,或屡屡没有通过考试的,就是重点监管对象。”

    对于这些重点监管对象,市场监管部门将增加现场监督抽查考核的频次,对于单位还将增加抽取参加考核人员的比例。考核不合格的食品从业人员可以申请补考,补考仍不合格的应调离岗位,其参加监督抽查考核的结果还将纳入其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如果食品生产经营者被发现在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同时,还存在未建立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管理制度、食品从业人员食安知识培训不力等情况,监管部门将从严从重查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