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走近真实的流浪者,一群找不到家的人
  • 走近真实的流浪者,一群找不到家的人

    时间:2019-03-26 19:01:32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李一能

    原标题:走近真实的流浪者,一群找不到家的人

    这几天上海一位喜欢读书的流浪者莫名其妙地火了,被人称作“大师”。甚至一些人觉得捡捡垃圾、看看书的流浪生活似乎也挺不错。但真实的流浪,极少大师,极少浪漫。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专门接纳那些居无定所、生活无依的流浪者,被送到这里的人基本上是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清楚。他们有的是被家人遗弃,有的是智力低下,有的是离家出走,没人知道他们从哪里来,能回哪里去。这些被“困”在救助站的人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家。

    图说:被救助者们的生活日常。李一能 摄(下同)

    “四根手指”背后的真相

    她又聋又哑,不识字,不会手语。2011年被发现时孤身一人在上海的街头流浪,这位老人在被送到救助二站后,无名无姓,只能叫她“0637”。

    为了帮老人早日回家,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们也时常与她沟通,希望能从交流中获得一星半点有效信息。但无论他们如何努力,老人只是不断重复一个手势:伸出四根手指。似乎在向工作人员传递什么信息。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个谜团一直没有解开。老人在救助站被照顾得很好,身体健康、干干净净,可每当逢年过节,看着电视里家家户户团聚,她的眼神似乎有些哀伤,拉着工作人员,伸出四根手指。

    图说:被救助者们的生活日常。

    去年开始,公安部门运用新技术对救助寻亲进行了支持。在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五支队的帮助下,通过高科技手段,发现“0637”与一名安徽的走失老人十分相像。

    救助二站甄别科科长立马联系老人的家属核实情况。在通话中了解到,这位老人名叫黄徐氏,聋哑人,来自安徽宿州,走失10年。为了进一步确认,科长将照片发给家属,当照片发送过去的那一刻,微信群沸腾了,家属确认照片上的人就是他们日思夜想、苦苦寻找的母亲!老人自2009年走失后就杳无音信,家人多次寻找未果,以为母亲被拐卖或早已不在人世,这一天,他们整整盼了十年!

    去年4月10日,黄徐氏的亲戚和子女从安徽赶到了市救助二站。“妈!妈!……”见到母亲的那一刻,子女们齐刷刷地跪下。10年的相思情,瞬间化为深深的拥抱与激动的泪水。此情此景,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和刑警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此时,黄徐氏指了指自己的孩子们,又对工作人员们笑着伸出了四根手指。瞬间恍然大悟,困扰了他们7年的谜题终于解开了。原来她一直想告诉大家:“我有四个孩子。”

    图说:被救助者们的生活日常。

    走失九年没有忘记爸妈的模样

    她今年22岁,智力残疾,“晶晶”不是她的本名,而是救助站给她起的小名。2010年,她在街头流浪,被民警送到救助二站,这一待就是九年。说不清家庭信息,查不到任何有效记录,她的身份成了一个谜。

    救助站工作人员,教她识字数数,吃饭穿衣,眼看着她从一个小女孩长成了大姑娘。可每次晶晶哭喊着想爸爸妈妈,想要回家,他们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安慰她:“快了,马上就能回家了。”

    九年来,救助站为晶晶登过寻人启事,采集过DNA血样,试过许多办法帮她寻找家人,可一直没有结果。好在她在救助站并不孤独,除了工作人员,还有许多伙伴陪伴着她长大。

    莹莹就是她最好的朋友,这位患有自闭症的女孩,2010年被发现时,穿着一身新衣服,背着一书包零食,一个人站在路边发呆。她应该是被家人遗弃的。

    两个女孩从小一起长大,互相依靠,莹莹时常照顾智力残疾的晶晶,而乐观开朗的晶晶也帮助莹莹打开了心扉,如今她的自闭症已经好多了,甚至已经能和陌生人打招呼。

    本来以为她们就要相依为命在这里生活一辈子,今年2月19日元宵节的那天,晶晶回家了。同样是通过公安部门高科技技术手段,终于找到了晶晶阔别九年的亲生父母。

    相聚的那天,晶晶被带到了爸妈面前,她愣了一下,突然冲上去一把抱住他们大喊:“爸爸,妈妈!”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即便走失了九年,她也没有忘记爸妈的模样。

    晶晶离开的那天,朝夕相处了九年的救助站工作人员对她说:“一会千万别回头,否则我会忍不住。”而莹莹也哭成了泪人,偷偷对别人说:“我也想回家。”

    图说:被救助者们的生活日常。

    愿每个人找到回家的路

    在救助二站,像晶晶和徐黄氏这样能找到家人的幸运者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还是像莹莹一样,苦苦期盼着回家,等待着奇迹的发生。在救助二站,他们每天准时起床、洗漱、吃饭、学习、玩耍……周而复始度过一天又一天。这里给人的感觉即像幼儿园,又像养老院。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和他们聊天,试图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发现一些身份的线索。有时候,在确认他们的口音后,救助站还会找来外省市救助单位的同行来帮忙确认,用方言与他们交流,还真有人通过这个办法回了家。一旦发现线索,救助站甄别科会带着他们来到描述中的地方,挨村挨户地找。有时候会找到,也有可能会失望而归。

    在救助站工作,经常陷入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态。既想一直就这样照顾他们下去,又知道必须帮他们找到家人。为此,救助站布置了两间房间,里面的装潢摆设,像极了一户寻常人家。被救助者会被带到这里,试着在这里生活,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这就是家的样子,以后你们总有一天要回到这样的地方去。”这才是流浪者真实的状态,没有浪漫,没有传奇,只有一天天重复的日子和无尽的乡思。

    从去年开始,在智慧公安的帮助下,一个个奇迹正在救助站发生。从2018年1月1日起,已经有34位被救助者找到了家人。目前在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站区内及位于江苏大丰的两个安置所,还生活着将近700名暂时未能找到家的受助人员。愿他们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