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社区老年助餐点4年将增800个 到2022年日均服务16万人
  • 社区老年助餐点4年将增800个 到2022年日均服务16万人

    时间:2019-01-22 17:30:24  来源:解放网  作者:

    每天中午,很多老人到巨野路上的洋泾社区食堂用餐。记者 陈里予

        昨天中午11点,王阿婆在浦东洋泾社区食堂吃上香喷喷的午饭。王阿婆现在一日两餐都在这里解决,“这里就是我家的小厨房。”

        2019年上海市政府养老服务实事项目增加到六项。1月21日,在2019年首次市政府新闻办“每月一访”中,记者了解到,继2008年之后,本市再一次将社区老年助餐点建设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为了让年迈的空巢老人们就近、方便地吃好一日三餐,今年起4年上海将力推社区助餐点建设,每年增加200个,让“社区助餐服务网络”成为“上海15分钟养老服务圈”标配。

        食堂布局专为老人设计

        中午11点,巨野路上的洋泾社区食堂已经坐满了人。取菜窗口前排起了长队,六七十个老人依次拿菜、结账。“一个荤菜、一个素菜,只要12元!”李老伯是这里的常客,为了避免排队,每天10:30就来了。李老伯住在旁边的小区里,走过来只有五分钟,“今天老伴和朋友出去活动了,我就到这里来搭伙,碰到小区里很多熟人。”另一名老伯买了一条红烧鱼,两个素菜,坐到饭桌前,忙着先打包,“中午吃一半,晚上吃一半。晚上就不用出门吃饭了。”

        其实,这个助餐点6年前就露面了。去年,洋泾社区食堂进行了升级改造。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食堂布局、桌椅都是专门为老人们设计的:取餐区域的通道加宽了,沿线加装了固定扶手。同时,配备了一条无障碍通道,并在大门及无障碍通道旁都分别加装了不锈钢扶手。餐桌的桌腿设计在居中位置,防止老人绊倒。同时,根据老人的身高定制椅子的靠背高低,增加了老人就餐时的舒适度。

        改造后,洋泾社区食堂配备餐桌15张,就餐座位60个。这里每天提供两餐,午餐10:30-12:30,晚餐16:30-18:30,周末正常营业。每天有不少于30个品种的菜品供居民选择享用。

        洋泾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希望把洋泾社区食堂定位为居民家里的小厨房。除了提供现场就餐外,该社区食堂还承担着洋泾辖区的居家养老送餐。目前,洋泾社区食堂每天的居家养老送餐量约270份,堂吃量约400份。

        为了让助餐点更加具有公益性,洋泾社区食堂针对社区内的老人用餐,给予一定优惠:充卡时,根据不同年龄享受优惠,如60-69岁的老人,每充值100元可以返还5元;70-79岁的老人,则返还10元;80岁以上的老人,返还15元。返还的金额充值时,一并打进餐卡中。

        助餐点重点发展“两头”

        像这样的助餐点今后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身边,出现在老人的家门口。记者了解到,一张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正在编织中。

        到2022年,全市助餐服务点数量,将在现有800余个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即不少于1600个,其中,2019年起,每年增加200个;助餐服务供给能力,也将在现有日均服务约8万人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即达到日均16万人,从而覆盖全市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的5%。

        为此,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已在抓紧拟制《关于提升本市老年助餐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有望于近期出台。

        未来4年,本市社区老年助餐点将重点发展“两头”,即规模较大的“社区长者食堂”和规模较小的家门口的“助餐点”。

        “社区长者食堂”,指集膳食加工配制、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为一体,供餐能力在150客/餐以上的助餐点。社区长者食堂一般由政府举办和建设,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服务对象以老年人为主,可适当兼顾其他人群。近年来,本市出现的日供客能力800份以上的社区食堂,因价格公道、菜品丰富、老年人可选择而广受欢迎。

        “助餐点”,指以方便老年人就近集中用餐或中转外送等功能为主,供餐能力一般在10客/餐以上的助餐点。重点发展具有中转功能的“配送点”和老年人家门口的就餐点,可依托日间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睦邻点等设施,在老年人家门口就近设立。

        同时,进一步优化老年助餐配送体系,满足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到家”的需要。为此,上海将加快发展“家门口”的老年助餐点,依托社区生活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等设施,重点发展具有中转功能的“配送点”和居民小区的就餐点,一般集中就餐人数达到10客以上的场所即可设立老年助餐点。

        有关部门明确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参与送餐服务。未来,相关部门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与相关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企业、市场化物流企业合作,利用其送餐网络为老年人送餐。同时,将继续依托和动员社区为老服务组织、物业公司、志愿者等各类人员开展送餐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最后100米的送餐到家服务。

        坚持公益,老人吃得实惠

        从2008年起,上海就开始发展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当年曾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基本满足了社区老年人享受就近、便捷、价廉的助餐服务的需要。

        10年前,曲阳路街道在玉田路430号建成了首个“老年食堂”。多年来,曲阳路街道不断探索“十五分钟养老服务综合服务圈”站点布局,如今街道已有4个老年助餐点,平均每个助餐点每月提供就餐服务24583人次。

        在老年助餐点里,既有针对老人设定的10元、12元的低价套餐,还有为糖尿病老人提供无糖餐,为吞咽困难老人提供软食餐。

        曲阳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体现助餐点的公益性,街道在餐单定价上有指导权,须比周边小餐厅价格便宜10%-20%左右。为实现助餐点的可持续,街道每年对运营方进行财务审计,通过补贴其部分水电开支,允许公益微利运营。

        《关于提升本市老年助餐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明确,上海社区老年助餐点坚持公益,将加强政策和财力支持,优先重点满足失能、纯老、独居、无子女、高龄、困难等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需求;要加强老年餐价格指导,让老年人得实惠。

        与此同时,上海会扶持各类市场主体运营老年助餐设施、开展送餐服务,鼓励社会餐饮企业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参与老年助餐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丰富、更多样、更优质的餐品和服务。

        支持企业开展助餐服务

        记者了解到,上海将出台数项具体举措,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供给,特别支持社会餐饮企业开展助餐服务。

        拟制中的《实施意见》提出,各区、各街镇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合作共建等方式,利用公共餐饮单位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加工能力和网点提供助餐服务;可在有资质、有信誉、有爱心的公共餐饮单位服务场所设置“老年餐桌”,为老年人提供价格优惠、品种多样的老年餐。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超市、便利店等商贸企业加盟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上海也鼓励单位食堂提供助餐服务。拟制中的《实施意见》提出,各街镇可以依托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或者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内部食堂或集体食堂,为老年人提供膳食加工配制、外送及集中用餐服务。在居民区的养老机构特别是公办养老机构,在满足在院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前提下,都要开放成为老年助餐场所。

        解决养老服务最迫切需求

        与去年相比,今年市政府养老服务实事项目增加了两项。

        民政部门在实事项目的立项上如何选择?上海市民政局透露,这些实事项目都是根据养老服务当前最迫切的需求、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入手。

        目前养老床位供给存在结构和功能的不平衡,难以很好满足认知症老人的照护需求等,2018年实施的“改建认知症老人照护床位”和“改造郊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受到普遍欢迎。2019年还将继续推进这两个项目,“认知症老人照护床位建设”项目未来几年将持续推进,今年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改造全面完成,实现全覆盖。

        今年助餐点建设项目重新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是因为2018年民政部门在开展基层大调研中发现,原有的助餐体系已不适应新时代老年人对助餐服务的需求,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布点,提升品质。这也体现了政府部门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养老服务向高品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