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上博首办董其昌大展:数字人生一秒看懂书画宗师朋友圈
  • 上博首办董其昌大展:数字人生一秒看懂书画宗师朋友圈

    时间:2018-12-06 17:18:21  来源:东方网  作者:熊芳雨、刘晓晶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刘晓晶12月6日报道:董其昌,水瓶座男子,生活在明朝晚期,是位来自上海松江的书画宗师。12月7日,《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将在上海博物馆开幕,这是中国大陆首次举办董其昌艺术展览,为了董其昌“回家乡”,上博筹划准备数年之久,也罕有地在展览标题里高调使用了“大展”字样。

    展览现场

    作为书画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读懂董其昌,就可以知晚明以来的文人画是怎么回事,其影响对于当下山水画坛也仍然可见。董其昌只画山水,一堆山、几棵树,没有人物,连楼台、舟桥,也是能少则少。为什么这样一位画家有如此崇高的声誉和地位?董其昌的山水世界,趣味就在看似“乏味”的画面中,以禅喻画,没有人的山水画面,你就是置身画中的那个人。

    《董其昌小像》,上博馆藏

    书法上他喜欢临摹各派大师的字,从颜真卿、米芾、欧阳询再到二王,涉猎之广无人能及。水瓶座最大的特点是革新,董其昌也一样,他重在取他人所长融入自己的风格,“学古人的精气,师其意而遗其形”。他的字重笔墨和韵味,疏朗端庄,结体紧致。

    “我们要完成的是在美术史上留名的学术展览。”策展人、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在此前的采访中这样宣布。

    释疑!为什么叫“丹青宝筏”?

    上博是董其昌作品收藏最富的博物馆之一,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展中,除了本身的馆藏,美国、日本等15家海内外机构的相关重要作品均将齐聚上博,154件董其昌传世之作,以般配这位来自书画宗师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览名称中的“丹青宝筏”,是借用王鉴评价董其昌作品以及吴伟业作品之辞。

    董其昌个人简历

    策展人凌利中说,“宝筏,原为佛教用语,喻指世间一切事物由困惑到解决所使用的方法与手段,在画史上,董其昌承上启下,引领了身后的画坛。”其后,清四高僧、四王吴恽、金陵画派、新安画派,乃至晚清近三百年的画坛,大都在其理论影响之下而成就,形成了一个群体性的文人画创作高潮。

    展览由“董其昌和他的时代”、“董其昌的艺术成就与超越”及“董其昌的艺术影响和作品辨伪”三个部分组成。展览期间,同时还将举办董其昌艺术国际研讨会。

    董其昌在世之时,艺术成就名满天下,同时也是被作伪最多的中国艺术家。策展人凌利中将在展览结尾处教观众辨别“真伪董其昌”――多件双胞作品、仿作伪作同时在展厅开列,通过对比,让观众直观体会董其昌的笔墨之高妙。

    亮点!董其昌作品之最不要错过

    此次展览几个“董其昌作品之最”无疑是展览的亮点,传世最早的作品,于万历十四年,35岁时所作的《山居图扇》;最晚的作品,崇祯九年,82岁时所作的《细琐宋法山水图卷》,据董其昌题记自署“丙子九月重九前二日”,此卷应为目前所见传世董其昌最晚手迹,可谓绝笔。两件作品之间的时间跨度长达48年。

    董其昌的创作进入真正的成熟期,最著名的代表作便是《秋兴八景图》。

    传世最长的作品,共计18米的《天马赋》;最大的字,书法作品《临颜真卿书裴将军诗》,等等。另外还有董其昌的标准像、最大的册页《秋兴八景》与《仿古山水册页》、唯一传世的诗文手稿、唯一董其昌原装册页等,荟萃了董其昌海内外精华。

    限于展览时间和展陈空间,将分为上下半场,分界点是1月20日。1月21日-22日,全世界研究中国画和董其昌的专家将齐聚上海,共同研讨这位宗师的艺术历成就。1月23日开始撤换展品后,将开始大展的下半场。

    新鲜!书画大家董其昌的数字化人生

    “董其昌数字人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传统的书画展览,上博还建设了一个国内首创、全面基于数据的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平台,其中,“董其昌数字人文”书画专题子项成为该系统演示的焦点。通过这个数据库分析,可以清楚地知道董其昌生平,活动地区、游历轨迹、师友子侄学生关系网等信息。这位书画大师从出生到去世每一年发生的与其相关的重大事件,甚至人生中的几次重要出行,都被做成了动图,他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被清晰地记录了下来。比如他于1605年5月,到长沙观赏了米友仁的名作《潇湘奇观图》,并作了题记。

    记者看到,系统还将董其昌的名作进行高清拍摄,在屏幕上放大到原作的数倍,通过高清对比,清楚地看到上博馆藏董其昌名作的各种局部细节。“比如,我们馆藏董其昌的重要作品《烟江叠嶂图卷》,通过这个系统的高清图片分析,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董其昌一模一样的《烟江叠嶂图卷》进行比较,马上知道我们这一卷为真,台北故宫所藏的那一卷为伪作。因此,这些都为董其昌研究带来了便利。”凌利中说。

    该系统还提供人工智能服务,比如让机器学画,辨识董其昌名作中惯用的笔法,然后自动搜索其他作品中相似的画面,进行比对研究。凌利中表示,这样的系统,不但充满趣味,也有助于研究人员辨伪。而以人工智能方式分析中国古代绘画的元素及特征,这在目前中国书画研究中是首创。

    好奇!除了董其昌还有这些名家画作

    展览以上博馆藏为主,同时向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海内外15家重要收藏机构商借藏品,“有时候一个展柜打开,里面藏品来自8家单位。”凌利中说。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拿出的镇馆之宝东晋王羲之《行穰帖》卷。作为王羲之书法的忠实追随者,董其昌在此卷后释文并作了三次题跋。董氏本人书风以“二王”为宗,颇多临仿,可谓“二王”书风之集大成者。

    浙江博物馆的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外借了上博一个月,该藏品是从浙江博物馆原计划的展览中撤下,特意支援上海的董其昌艺术大展的。董其昌学画即从黄公望入门,毕生推崇追摹。在“南北宗论”中,黄公望是“南宗”画家中核心之一。“无用师卷”的笔墨与图式对董氏作品影响至深。

    展览现场

    上博馆长杨志刚表示,和寻常展览不一样,这是研究型的学术展览。通过展览形式,转化的研究成果可以出几本博士论文。在这个展览中,既展出了董其昌的艺术作品,也呈现了董其昌在艺术史和文化史做出了哪些贡献,其如何确立艺术地位、学术观点和艺术创作对后人的影响等的经历,勾画出董其昌这位先贤的艺术足迹。

    展览于2018年12月7日至2019年3月10日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