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管中窥豹” 贺石生团队引领脊柱微创精准化
  • “管中窥豹” 贺石生团队引领脊柱微创精准化

    时间:2018-12-04 22:34:12  来源:东方网  作者:李蓓

    原标题:从“刀尖上舞蹈”到“管中窥豹”

    东方网12月4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脊柱手术“伤筋大动骨”的现象正在逐渐改变。昨天,记者从浦江脊柱微创技术创新论坛上了解到,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贺石生团队带来了两大自主知识产权权“神器”―――“全新多通道脊柱内镜系统”和“个性化颈椎牵引器”,将脊柱微创外科带入精准治疗时代。

    传统的脊柱开放手术一般需要打开6至10厘米的手术切口,会造成肌肉、骨质等的附加损伤,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患者卧床时间长、恢复慢。以椎间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应运而生,仅需7至10毫米的皮肤微切口,通过内镜工作通道直接到达突出部位,完成减压手术,从而实现精准靶向治疗,手术几乎不出血,患者术后即刻可下地行走,显示出极大优势。然而,椎间孔镜技术仍存在缺憾―――仅仅实现“打开门”是不够的,必须让手术导航系统和操作器械“安全进入门内”,对病变组织予以磨、切、削、割、钳等操作,才能安全有效地解除患者病痛。可是,传统椎间孔技术却面对着一只“拦路虎”―――椎间孔后壁的关节突。由于它的存在,以及因发育和退行性因素引起的椎间孔外口狭窄,会遮挡手术目标区域,甚至使镜体进入困难。若强行操作,有可能损伤椎间孔内的神经根和椎间盘结构。

    为确保手术安全,通常需要将关节突骨性结构磨除掉一部分,称之为关节突成形。目前,关节突成形方法主要分为透视引导下骨钻或环锯盲视徒手成形或同轴内镜监视下成形。前者完全依靠术者手感盲视操作,技术要求非常高,要么磨除部位不满意,要么造成严重的神经损伤,可称之为“刀尖上舞蹈”;后者由于目前的脊柱内镜均属于同轴内镜系统,摄像系统和工作通道在一个管道轴内,成形时术者只能看到管道内磨除的那部分骨质情况,而不能看到其周围骨质及软组织情况,因此依然存在成形部位不满意或者神经损伤风险,可称之为“管中窥豹”。

    针对椎间孔成形困难、背侧遮挡减压不充分问题,贺石生团队创新性地设计出新型多通道脊柱内镜系统,该系统在国内甚至是国际上首次提出在同一内镜管道内设计出多个工作通道,包括主工作通道和副工作通道,并设计与之相配套的副工作内镜,使脊柱内镜系统摆脱传统的单通道同轴内镜的模式,通过第二视角的模式实现全程内镜监视下的关节突磨除。术者能完全体验到类似开放手术一样的开阔视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