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居民“家门口”服务需求一站式满足
  • 居民“家门口”服务需求一站式满足

    时间:2018-11-29 17:23:46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位于天宝路881号二楼的“市民驿站”,建成后一直人气很旺――面积不大,却能容纳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就餐、诊疗、手工、咨询等功能都被集纳到这里,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是嘉兴路街道五个“市民驿站”中的第一分站,枢纽核心是它的党建服务站,覆盖了6个居民区党总支、15个“两新”组织党组织和16家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第一任站长是“70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雷国兴。

    吃上干净卫生的饭菜、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诊治常见的小毛病……这些居民最关注的需求,能否在家门口一站式满足?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负责人说,市民驿站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品牌,嘉兴路街道的市民驿站就是为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急难愁盼。

    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管理

    早上7时,市民驿站门口排起长队,大家都冲着价廉物美的“社区食堂”来。

    和社区食堂一样火热的还有三个窗口。“为老服务接待窗口”,为社区老人提供业务办理、政策咨询等服务;“社区事务延伸服务点”,全市通办业务172项可现场咨询解答,其中38项可当场办理,134项可在市民驿站受理;“党群接待窗口”,实现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功能,为区域内的党群组织和党员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推介、活动预约等服务。

    这样的设置架构与示范性党建服务站分不开,它集成了组织生活室、党群议事厅、社区党校分校、群众接待点等功能。“大力推进市民驿站建设,正是适应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以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急难愁盼。”街道负责人表示。

    针对看病、取药、助幼、就餐、社区养老等群众“家门口”的服务需求,嘉兴路街道按照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高标准设立并打造5个市民驿站,相应成立5个市民驿站党建服务站,形成了由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管理的共治平台,满足群众需求的服务平台。

    实现公共设施资源有效配置

    “我们居民区有5个居民报名烹饪,凑不齐一个班,但隔壁居民区有18个居民报名,那我们就一起开班。”雷国兴说,有了市民驿站,同一片区的居民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资源互享,实现项目供需精准对接。

    雷国兴所在的是商品房小区,党建资源充足,有数十家企业联盟,而一些老小区的党建资源相对贫乏。“老小区居民需要法律援助,我们这里的律师多,就从中调配协助。以前,一个居民区搞活动没有效力,现在五六个居民区联合起来,一起搞个有影响的活动。”

    市民驿站的功能也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所在社区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推出自选动作。比如老年人多的社区,增加为老服务模块;婴幼儿多的社区,增加亲子服务模块;白领多的社区,增加中青年服务模块……记者注意到,“党群接待窗口”有一项“微心愿”的项目,居民可以许愿,把自己的心愿挂上去,想参加什么样的兴趣班,想加入什么活动,想解决什么难题,都会备案和对接。

    以市民驿站为平台,嘉兴路街道有效整合了政府、社会、市场等各类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了公共设施的资源配置效益。有个小区的停车位不足,居民只好把车停在马路上,后来马路不让停了,党建服务站从中牵线搭桥,让这个小区居民和周边的商务楼共享停车场。

    随着公共管理服务资源在市民驿站的有效配置,管理服务重心下移。居民的事无小事,小区里的“家长里短”往往牵扯到许多部门,有时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并不能及时解决。现在根据《市民驿站标准》,网格化成员单位每天派一名工作人员在市民驿站值班,一些需要多部门联动才能解决的问题,在短时间内都能得到解决,效率大大提高了。

    通过平台取长补短提升能力

    “原来只要管好‘一亩三分地’,现在到了大平台,舞台更大了,职责也更多了!”作为市民驿站的第一任轮值站长,雷国兴感触很大。

    1978年出生的雷国兴此前在新、老小区都任过职,对老公房装电梯、业委会选举、宠物管理、垃圾分类等矛盾协调,均很有经验。而这次兼职轮值站长的经历,更是让她眼界大开。

    她每周两天来驻站。“这让我看到差距。在这个党建平台上,大家都是同行,互相切磋、交流小区的治理经,互相启发和激励。”据悉,第一分站的6个居民区党总支已形成党建联盟,实施周一例会制度、片区居民区书记联谊会制度,有效实现了行政管理和基层自治有效衔接。

    以前,各个居民区都是各自为政,每位书记的优势和短板不一样。一般而言,老小区的书记平日走家串门,擅长做群众工作,但可能搞不懂网络语言,做法古板;而年轻书记见多识广,头脑灵活,有很多活动创意。有了市民驿站党建服务站后,基层党务工作者在这个平台上取长补短,提升能力。

    前不久,在几次头脑风暴中,令人头疼的楼道堆物老问题就得到了创造性解决。“每次上门叫阿姨把东西拿回家去并不现实,何况有些商品房小区更是进不去,于是我们开展‘漂亮楼道’评选,不仅解决了楼道堆物,还因地制宜,促成了楼道的漂亮风景线,增进了邻里关系。”(解放日报记者 王海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