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冷雨难阻市民打卡“四叶草”热情 中国馆展品保留最完整
  • 冷雨难阻市民打卡“四叶草”热情 中国馆展品保留最完整

    时间:2018-11-22 17:49:49  来源:东方网  作者:高睿

    原标题:冷雨难阻市民打卡“四叶草”热情

    东方网11月22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圆满结束,但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观展需求,自11月14日至24日的11天内,市民仍有机会免费参观进博会部分重要场所。尽管这两日雨水不断,但参观者仍热情不减,络绎不绝。在国家馆内,中国馆因展品保留最为完整,成为参观者争相合影打卡的首选。

    街道兑券处:半小时不到票即被领完

    根据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安排,市民可凭身份证兑换参观券免费参观,而参观券领取地点为本市各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日前,记者从多个街道了解到,参观券的领取情况十分火爆。如徐家汇事务受理中心,早上8点30分正式开始领票,不到半小时,200张门票就被领取完毕。又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100余张参观券,不到20分钟也被领完。而闵行区古美路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不少市民需经过实名登记取号等验证环节后,才能领到两天后的票。

    昨日,劳动报记者走访国展中心了解到,现场也安排了多个参观券兑换点,方便有参观需求的市民现场直接兑票。“排队的时候,请把身份证都拿出来,一人一票!”上午10点,在中央广场的一个兑券点,排队换券的市民已经排起了长队。“来的人很多,这些票估计又不够了。”工作人员表示。

    “很幸运,终于能进来了。”姚老伯和老伴拿着两张参观券刚刚拍了张合影,“15日、16日、17日,连着在家附近的街道排了三天,都没有!只能过来碰碰运气,感受下进博会的氛围。”姚老伯说。

    国家馆:中国馆“干货”保留最多

    本次进博会对外开放的重要场所为:国家展示馆、开幕式主论坛会场、平行论坛会场与南广场。其中,位于5.2号馆的“国家馆”汇聚了全球82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设立了71个展台,也成为众多参观者的首选。

    由于是非周末的参观日,前来参观的市民大多以中老年市民居多。因此,国家馆的工作人员也很贴心,为了避免参观者在馆内迷路,特地采取了单向通道的参观安排,参观者进馆后可根据提示,一个个馆逛过来,确保不会遗漏任何一个。

    记者注意到,与会期内相比,国家展内不少的互动装置及设备已不再安排体验,而一些明星展品也已撤展,如芬兰国家馆的生物概念车等。不过,这些小遗憾并没有降低大家的观展热情。“拍仔细点哦,上面‘埃塞俄比亚’几个字要露出来的。”退休职工查女士正在给同伴提拍照要求。进博会会期内,查女士就打听能不能前来观展。昨日,她终于如愿以偿,尽管一些国家馆看不到展品了,但她仍沉浸其中。“像摩洛哥、菲律宾、柬埔寨、老挝、加拿大,我们是一个个拍过来的,这些展台的布置非常有异域特色,感觉像逛了个小‘世博会’。”查女士说。此外,埃及馆内的法老像、法老椅;缅甸的礼佛器皿等展品均未撤走,故而,这些国家馆的人气颇高。

    若要说起展品保留最完整,“干货”最多的便是处于中心位置的“中国馆”。铁驾驶舱模拟台、最高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模型、C919大型喷气式客机等展品悉数留存,成为市民们争相合影的“网红”陈设。

    “很激动,看下来,还是中国馆最精彩,尤其像国产的大飞机啊、复兴号列车啊,这些展品都能体现出我国的日益强大。”徐老伯同样十分关注进博会,尤其对中国馆情有独钟,本来进博会的落幕,让他十分遗憾,以为失去了现场观展的可能,结果新增的11天开放日,给了他亲眼见证的机会。徐老伯看完港珠澳大桥模型,又开始欣赏“中欧班列电子沙盘”。当他了解到,本届进博会的很多展品,也是搭载中欧班列来到中国时,“赞的赞的!”他脱口而出。

    中国馆的出口,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斗拱”、“飞檐”元素,美丽隽永,一面巨幅的水墨画上标注着“国家展中国馆”,排队合影的观众再次排起了长队。

    论坛会场:感受肃穆庄严的会议氛围

    “空的会场有什么好看的呀?”“各国元首相聚的地方,你也要感受一下嘛!”这是一对年轻夫妻间的对话。本次的开幕式主论坛会场、平行论坛会场也一同开放,虽然没有任何展品,可在会期内,这里属于绝对的“核心区域”。

    从国家馆出口走出,参观者们便踏上了红毯,气氛也立马庄重肃穆起来,交头接耳的喧闹声,也满满收敛。而每一间会议室外,都标注了该会议室所承接的主要会议名称。“感觉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退休的谢老伯是一位共产党员,他在开幕论坛的主会场静静站立着,若有所思。在他看来,能有幸到进博会现场看一看,走一走,感受一下氛围,也是见证重温历史的一种途径。

    “这里是开幕式现场!”“这里就是举办虹桥国际经贸论坛的地方,真是气派呀!”整个会场,还设有许多精美的雕刻、绘画作品,不管是顶级水准的艺术品还是恢宏敞亮的建筑与装饰,都给观众留下惊艳与震撼。

    南广场:美景让人放下雨伞

    “哎,干脆不要伞了,拿着不好看!”昨日细雨蒙蒙,但在国展中心的南广场上,随处可见的便是放下雨伞,摆出各种合影姿势的参观者,以及同样忘我淋雨拍摄的“摄影师们”。

    “南广场”是此次开放场所中颜值最高的,也最适合拍照“打卡”。为烘托主场馆南立面“秋”的气氛,南广场的设计选用了“丰收”主题,采用四大阵列营造恢宏气势,视野开阔。走进进博会主入口,迎面而来的是8座8米高的花柱阵列。柱身布满浮雕,用绿色植物勾画出牡丹、玉兰、梅花、兰花、玫瑰、荷花、茶花和杜鹃等八大名花,寓意繁花似锦,喜迎八方来客,成为花卉布置中的一大亮点。

    “绿雕花瓶肯定要拍,进宝要合影,那个进博会LOGO,还有那些代表24节气的LED灯柱,处处都是景!”一位手持单反的市民谈着他眼中的“打卡点”,而他浑身已经湿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