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金桥城市副中心将崛起 整体服务浦东东北部地区
  • 金桥城市副中心将崛起 整体服务浦东东北部地区

    时间:2018-08-11 19:18:17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今天

      好消息~

      位于浦东“心脏地带”的金桥

      最近也赶了一波热潮。

      在上海2035新一轮总规划中

      成为九大主城副中心之一

      就要转型发展,C位登场啦!

      项目概况

      规划范围:东至金港路,西至红枫路,南至锦绣东路,北至杨高中路,同时衔接张家浜用地范围专业足球场。用地面积约4.54平方公里。

      规划理念:按照“高标准、国际化、宜居宜业”的理念,并结合金桥产业特点及重要载体项目落地,将市局的分区指引与金桥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研究相结合。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分区指引中提出:金桥主城副中心围绕新金桥路两侧地区进行建设,加强与外高桥-森兰地区联动发展,整体服务浦东东北部地区。未来需进一步补充文化、体育类设施,重点关注对浦东北部的金融服务能力,加快上海自贸区建设。同时通过部分低效用地的功能置换,整合为科研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对国内外研发中心的引入力度,形成以产业研发和智能制造为主的核心功能。

      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放大基地生态优势,注重生态空间的锚固和渗透,建设别具一格的城副中心空间形态,形成城在绿中、城绿相融的空间格局。

      产城融合:促进升级转型先进制造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城市综合能力的能级、强化土地集约利用与复合开发,形成多元融合、富有活力的空间格局。

      以人为本:以“公共性”为目标,打造宜人和慢行友好街道,鼓励地块公共开放,打造连续立体的公共活动体系,形成开放便捷、独具魅力的空间格局。

      功能定位

      未来的金桥,将有更加明确功能定位,即以商务办公、文化休闲、会议展示、创意研发、生态游憩为主要功能的新一代全球城市副中心。

      设计愿景

      用地布局:集约利用地块,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率。

      复合利用地块,将大型生态空间与公服设施相结合。

      建筑布局:综合考虑建筑围合布局方式、建筑高度及建筑形式。

      注重把握群房与塔楼、道路的空间关系。

      确保内部庭院的绿化范围及公共通道设置。

      街道空间:采用骑楼街、景观大道、小型街巷等特色街道。

      注重空间形态的艺术性,美化城市空间。

      综合交通:构建以TOD为导向的多元立体交通格局。

      优化轨道交通与其他地面交通的衔接转换功能。

      探索中运量和特色接驳公交的组织方式。

      形成与城副中心定位相匹配的内部道路格局。

      构建人性化、特色化的道路界面和慢行空间。

      智慧城建:加强地下空间、分布式供能研究。

      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全新的信息交互体验。

      提高入驻客户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金桥优势

      公服优势:服务支撑,升级发展。实现项目审批“一窗式”,企业服务“不打烊”。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其中包括2个国际学校、1个双语学校以及4个医院。

      产业优势:产业集聚,创新转型。打响“世界名品金桥造”的口号。

      交通优势:快速网络,加强联动。打造智行金桥公共服务平台。拥有公交线路共19条,地铁6、9、12号线贯穿而过,14号线也将于2020年建成通车。

      目前,金桥城市副中心国际方案征集正在进行中。

      相信未来

      金桥的文化是中外交融的

      金桥的建筑是可“阅读”的

      金桥的园区是能漫步的

      这里将是

      “留得住人,扎得下根”的地方!

      原标题:浦东| 金桥城市副中心即将崛起,整体服务浦东东北部地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