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天山记忆|“小菜场”的春秋演义……
  • 天山记忆|“小菜场”的春秋演义……

    时间:2018-08-04 19:50:37  来源:上海长宁  作者:

    原标题:【天山记忆】“小菜场”的春秋演义……

    “小菜场”是上海方言的表述。上海人说“买菜”要加个“小”字,叫“买小菜”。那么,买小菜的地方,自然就叫“小菜场”。小菜场,连着百姓的餐桌。小菜场进入改革开放时代,被当作政府一桩大事情来抓的,称之为“菜篮子工程”。小菜场所发生的历史变迁,折射出各个时代的特征。故此,笔者以“小菜场的春秋演义”为题,跟网友们聊聊小菜场的昨天和今天。

    小菜场是城市化的产物

    农业社会没有小菜场,只有集市。现在偏远山区的乡村还存在集市,逢农历三、六、九,或逢双日,或逢单日赶集。四乡八里的乡民挑着自家栽种的蔬菜瓜果,自家磨的豆腐,自家捕捉的鱼虾,去赶集出售。逢集的日子有菜买,背集的日子无菜可买。

    上世纪80年代内地一个集市的赶集场景

    上海在开埠之前和江南众多乡镇一样,乡民买菜就得赶集。到了近代,随着上海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始有了买菜的市场,但基本是“马路菜场”。何谓“马路菜场”?就是在那些冷僻的小马路上,沿街面摆摊头,这一历史遗迹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上点年纪的市民,可以想起长宁区境内当年众多的“马路菜场”。如曹家渡地区的长宁支路菜场、宣化路上的诸安浜菜场、法华镇路上的西法华菜场,长宁路万航渡路口的三角场菜场,天山支路上的古北菜场等等。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当数三角场菜场。

    80年代“马路菜场”之三角场菜场的情形

    三角场菜场的雏形可追溯至清末的周家桥集市,集市上有几家当时称之为“路头店”(也称“坐摊”)和一些流动摊,流动摊则是“一根扁担两只筐”,既可落地摆摊,也可沿街叫卖。形成菜市规模是在民国五年(1915年)。

    那一年荣德生、荣宗敬兄弟在周家桥苏州河岸畔建起申新棉纺一厂。厂门对面的原长宁路1895弄弄口(现在的锦屏路长宁路交接口)出现了三、四十户卖菜的摊贩,有猪肉摊(也称肉庄)、鱼摊头和豆腐摊。

    史料记载,当时的“白相人”(地痞流氓)已开始收取保护费,摊主们四季八节不送礼,那就别想安稳做生意了。三角场菜场的雏形还包括其它三处自发形成的菜市,分别是中山西路桥下、原长宁路1302弄和1600弄地段处的零星摊贩。为便于管理,1955年,区政府工商科将上述四处自发形成的菜市集中到三角场,正式命名为“三角场菜场”。

    当年这些“马路菜场”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小马路往往是弹格路(小石块铺设),设在弹格路上的菜场终年湿漉漉,闹哄哄,鱼腥味、家禽味四处飘散。不是为了买菜,谁也懒得去小菜场闻气味。

    延续至90年代初的上海马路菜场一角

    那么,诺大的上海难道就没有室内菜场?有!稀缺。第一家室内菜场是虹口区的三角地菜场,因为它处在塘沽路、汉阳路、峨眉路形成的三角地块,故命名“三角地”,1890年由上海工部局在其地块搭建起一个6000平方米木结构室内菜场。1916年又翻建成二层(部分三层)混凝土结构,底层卖蔬菜,二层鱼肉禽蛋,三层小吃店,号称“远东第一菜场”。在以后相当一段时期里,“三角地”一直是上海菜场的“老大”。

    1890年建成的虹口三角地菜场为木结构建筑

    1916年翻建成混凝土结构二层(部分三层)建筑

    号称“远东第一菜场”

      合作菜场“一化三改造”的产物

    小菜场,本无行业组织,更无“单位”一说,小菜场成为有组织的单位,那是建国后的事。1953年,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造”。“一化”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小菜场里前店后坊式的豆腐店,发豆芽腌咸菜的豆芽作,或是卖肉的肉庄、贩鱼的鱼摊头等等,都归之于“个体经济”范畴。1953年6月,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确定了“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指导原则。在步骤上,从供销入手,从小到大,由低到高,以点带面,逐步实行合作化。

    沪上著名商人吴锦章先生创建的上海正章洗染有限公司在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

    1956年“一化三改造”进入高潮,受工商业公私合营的影响,在区政府工商科的指导下,长宁区小菜场里的个体户开始走上了一条类似农业合作化的道路,称之为从“小联营”走向“大合作”。“小联营”也叫“小合作”,即在同一菜场里做同一商品销售的摊贩实行“联购联销”,统一进货、分组销售、统一核算、自负盈亏。这一“小联营”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节约进货成本,使缺劳力的老弱妇女摊主得到照顾,更具积极意义的是其“定分活值”的分配方式。“定分”即每个经营人员定一个基本工分(日工分×分值=日基本收入),“活值”是根据个人销售业绩的奖励部分,有效调动起每个成员的经营积极性。

    这一“小联营”持续到1959年成立区副食品公司,小菜场开始从“小联营”进入“大合作”。何谓“大合作”?即从原先各行业(联营体)的分散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改变为全菜场的统一经营、统一核算、共负盈亏。劳动力也统一调配,个人收入由原先的“定分活值”改为固定工资。从此以后,菜场从个体经营改造成集体所有制企业。前文所叙的“三角场”、“长宁支路”、“古北”、“诸安浜”等菜场名称前,均冠之于“合作”二字。家门口的天山菜场成立于1953年,伴随天山一村兴起,也是合作菜场。当年那些“合作”进来的职工还颇有自豪感,他们觉得自己也有了单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想到,“合作”没半个世纪又散伙了,又回到“个体时代”,这是后话。

    在计划经济年代,上海市级副食品公司、蔬菜公司、水产公司等专业公司和各区县的“副食品公司”,成为上海城市居民副食品供应的主渠道,作出了不可抹杀的历史性贡献。副食品公司和百货公司、鞋帽公司、五金交电公司、燃料公司、土产日杂公司、饮食服务公司、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等专业公司平起平坐,成为商业系统的“八大金刚”之一。

    区副食品公司成立后每年召开工作会议,图为80年代的一次会议

    1985年9月第一个教师节,天山菜场门前拉起横幅,营业员还在使用手杆秤

    小菜场职工交关辛苦

    小菜场这个行业里的职工只能半夜觉,何以?当年小菜场不论寒暑,清早5点开秤。5点开秤,4点半要到岗做准备。如果住家离菜场近,还好。笔者堂姐在古北菜场水产组当营业员,从高家巷后宅(现在玉屏南路560弄)到菜场400米路程,要不了10分钟到达。她终年是4点钟起床,草草梳洗后便赶往菜场。要是路远的职工,就得临晨3点出门。寒冬腊月临晨3点起床是什么滋味?堂姐是卖鱼的营业员,马路菜场无遮无挡。菜场摊头是啥模样,笔者得花点笔墨给后辈描述一下。三角铁做支架焊接的铁皮柜台,两平米左右,铁皮柜四角焊接四根白铁管,白铁管撑起一个雨蓬。只能挡挡小雨,雨势一大,营业员身穿雨衣雨裤,站在铁柜前营业,顾客得打着雨伞买菜。寒冬腊月,站在毫无遮挡的的马路边,双手还要在刺骨的水盆里捞鱼,那可是冷到心里。记忆中,营业员们个个穿得像球一般滚圆,以此抵挡严寒。堂姐的双手还是患上冻疮。

    临晨5点开秤的菜场里灯火通明

    天山菜场80年代的某日临晨,居民们等着5点开秤铃声响起

      玉屏菜场是“独养儿子”

    小菜场基本是合作菜场,国营菜场十分稀少,长宁区只有玉屏菜场这个“独养儿子”,落户在天山路街道范围。玉屏菜场原址就是现在娄山关路玉屏南路交汇处的“美天玉屏菜市场”,最初是高敞的仓库式建筑,现在和居民楼混为一体的建筑是八十年代改建后形成的。一位玉屏菜场的退休老职工告诉笔者,玉屏菜场是1960年组建,全上海只有两家,还有一家是杨浦区的鞍山菜场。建立国营菜场的旨意很明确,为合作菜场做示范。上世纪80年代,告别物资匮乏岁月的小菜场经常性开展各种“评比”或展销活动,长宁区都是放在玉屏菜场里举行。

    80年代中期翻造的玉屏菜场,当时娄山关路尚未辟通至长宁路,图中电线杆后面的大棚是供应站

    80年代区副食品公司每年要搞多次副食品展销,全区各菜场都在玉屏菜场里设展销摊位

    国营玉屏菜场和其他合作菜场的区别不仅是企业属性,“玉屏”是全民所有制,合作菜场则是集体所有制。主要区别是供应站的规模大小。过去每个菜场都有供应站,供应站是负责团体采购。而玉屏菜场承担的是类似天原化工厂、上海外贸学院、华东纺织工学院、虹桥机场等大厂家和大单位的食堂采购。这些单位都是开着卡车来进货。

    前述菜场清早5点开秤,而供应站临晨4点就得供应,配货员是零点上班,因为按照各单位提前送来的配货单,一单一单配齐荤素菜肴,耗时费事。家父是长宁路上锡园饭店的采购员,饭店进货渠道也是玉屏菜场供应站。老人家生前也是临晨4点赶到供应站,将配好的荤素菜肴用拖车拉回饭店。

    80年代末,玉屏菜场门庭若市

    小菜场是统购统销的末端

    计划经济年代,天山路每到下午临近傍晚就会出现一道风景,近郊新泾乡、华漕乡的菜农送菜的自行车队浩浩荡荡,绵延不绝,十分壮观。那是一种特制的小齿轮载重自行车,车后座架两侧挂上两只硕大的钢筋铁丝筐,筐里码得齐齐整整的应时菜蔬,农民称之为“踏菜”。因为自行车叫脚踏车,运菜也就叫“踏菜”。60年代后期手扶拖拉机出现,替代部分“踏菜”。“踏菜”运输还有一种自行车挂上拖车的方式,人力运输一直维持到80年代初,后由卡车运输承担送菜。

    1975年9月16日,新泾乡程桥村菜农将各式蔬菜装筐待运,这片菜田就是虹桥路剑河路口温莎花园等别墅区的原址(张凤岐提供)

    80年代新泾乡菜农已用上手扶拖拉机运菜了,图为努力村东张生产队装车待发(张凤岐提供)

    农民收上来的新鲜蔬菜送到哪里?送到上海蔬菜公司下辖的各个批发站,长宁区境内的批发站就在中山西路武夷路口的沪西体育场边上(现在绿洲酒店原址)。批发站从下午到上半夜,熙熙攘攘,灯火通明,一边收购生产队送货,一边转手批发给各菜场。猪肉则有上海副食品公司批发,河鱼海鲜则有上海水产公司批发,唯豆制品和咸菜豆芽是由区豆制品加工厂和区咸菜加工场生产批发,一句话:统购统销,小菜场是末端。

      小菜场职业好比“臭豆腐”

    计划经济年代,产业工人是老大,像冶金、机械、化工、仪表等国有大中型企业里的工人似乎高人一头,而像小菜场、环卫所等行业的职工矮人一截。然而,小菜场职业却像臭豆腐――闻闻臭、吃吃香。那时副食品供应要凭票证,鸡鱼肉蛋要凭票;豆制品要凭证,叫“小菜卡”,还分出大、中、小户不同的供应标准。你去买豆制品,递上小菜卡,营业员在卡里打勾或盖戳。熟人朋友去了,定额用完了,营业员假模假式地在小本子上画一下,照样卖给你。商业系统内部还有互通有无的“潜规则”,你是烟糖行业,你多秤一斤白糖给我,我改日多卖一斤肉给你。绸布店零头布吃香(布票对半折、价格打六、七折),绸布店营业员会给菜场营业员留着,改日来新鲜热气带鱼自然给绸布店营业员留两条。一句话,计划经济年代的商业职工小日子还是蛮滋润的,应了一句成语:“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计划经济年代,小菜场职工虽说辛苦,但还是蛮实惠的。图为80年代菜场生意兴隆,市民手中的塑料带编织篮替代易损坏的竹篮子。

    第一批新生职工出自财贸中学

    笔者好友陆锡民先生,曾经担任过长宁区副食品公司的副总经理。他从1962年参加工作到1988年提拔调离,在副食品行业工作了整整26个年头。没想到的是,老陆退休后受聘回到美天副食品有限公司(原区副食品公司)发挥余热。老陆说,他入行前,小菜场里许多老职工还是半文盲,能识秤会算账,就是写不了几个字,念完高小的算是高学历了。

    1986年,时任区副食品公司副总经理的陆锡民,带队参加在虹口举行的全市副食品展销会,他在校验鸡爪的分量,时年40岁。

    1959年成立副食品公司后,区里从外系统调进一批干部担任站长、经理等职务。但营业员队伍还是没有起色。区财贸办采取了“输送新鲜血液”的举措。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将致远中学(现为区委党校,党校前身是卫校,卫校的前身是长虹中学,长虹中学前身致远中学)改为长宁区财贸中学。财贸中学为区商业系统输送了两批毕业生。老陆是第二届,1962年7月毕业分配至西法华菜场供应站。之后,不断有“社会青年”(落榜的初、高中毕业生)进入菜场工作,笔者堂姐是1964届初中毕业生,被分配到了古北合作菜场,一直工作到退休。到了70年代后,大批初中生和返城知青顶替父母进入菜场职工队伍。

    80年代长宁区副食品公司重视职工文化生活,图为第一届职工运动会开幕式,古北菜场代表队经过主席台情景。

    80年代中期,手杆秤退出菜场,营业员都使用上电子秤。

      小菜场里“摆篮子”的酸楚

    计划经济年代,市民百姓凭票证购买荤菜还得赶早。去迟了,手掌宽的带鱼卖脱了,只有皮带窄的小带鱼,你说气人不气人。上海方言里有一句俗语“摆篮头”,意思是提前排队。出典来自上世纪60年代半夜去菜场排队的掌故。特别是逢年过节,为了办一桌像点样子的年夜饭,市民排队的劲头更大了。为了能在第二天临晨开秤时买到好货色,就得在上半夜去鱼摊头肉摊头前排队,怎么排?先放一只破篮子或一块砖头。怕有人踢掉,采取轮流值守的办法,看护“篮头”和“砖头”。笔者少年时代常和宅上的小兄弟们轮流值守“篮头”和“砖头”,还和对过天山四村里看护“篮头”的半大孩子打过架。

    等到次日临晨开秤前,家里大人会来接替通宵值守的孩子们。写到此处,笔者从心底涌起一股酸楚,说给80后、90后、00后的孩子们听,不啻是天方夜谭啊!

    上世纪60年代,上海市第二商业局统一制作下发的副食品购买证

    上世纪60年代,徐汇区副食品公司制作的副食品供应卡,卡上有建业里菜场印章,说明此卡不能跨菜场使用。

    “双轨制”小菜场的鼎盛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中国改革大业拉开帷幕。农业生产力的解放促进着农副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着“米袋子”和“菜篮子”的丰盛度。80年代中期,国家率先放开粮油收购市场,农副产品开始进入“双轨制”时期,即计划外农副产品可以自由贸易。农业部还在1988年提出“菜篮子工程”建设,各级政府都成立领导小组,省长抓“米袋子”,市长抓“菜篮子”。上海小菜场在计划调拨“轨道”之外,又开设一条自行采购的“轨道”。

    80年代末,区副食品公司的菜场布局扩张,图为新建不久的仙霞新村配套菜场,当时已用“副食品商场”名称。该菜场后改为小商品服饰市场,前些年其物业转让。

    1986年至1992年的中秋期间,区财办在天山一条街举办“天山街市”,区副食品公司组织各菜场在玉屏菜场里搞展销,图为诸安浜菜场的摊位。

    72届初中生(其实是71届,顺延至1972年分配)钱先生,第一份工作是天山菜场(现在SOHO天山广场原址)肉案上的营业员。70年代末,他“一刀准、一口清”的业务能力和出色表现,让他荣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不久,走上区副食品公司的领导岗位。“双轨制”时期,他经常带着采购员,南下福建采购笋干、冬笋之类土特产,北上黑龙江采购黄豆(豆制品厂原料),中间来到安徽无为县采购麻鸭。为了搞好供销关系,原本不会烟酒的他,也学会了抽烟喝酒。好多年后,钱先生回忆那段采购日子还充满成就感。凭票证供应的匮乏年代在“双轨制”时期画上句号。“摆篮头”的悲催日子一去不复返。

    80年代中后期,区副食品公司十分注重队伍建设,经常性开展“市、区优秀营业员巡回操作示范活动”,图中菜场是哪一家已识别不出。

    进入80年代的小菜场变化不仅体现在商品的丰盛,还体现在供应方式的变化,其变化的标志是“盆菜”供应。当年许多双职工家庭早上来不及去菜场,傍晚下班路过菜场,买几只盆菜,回家上灶一炒,省时省力。这一盆菜供应就是当今“新雅”、“阿美姐”、“好得”等速冻半成品的“祖先”。当年冷藏设备欠缺,新鲜食材现配现卖,到收市时卖不完,削价供应,不少菜场附近的居民就候着削价时刻到来,能买到便宜盆菜。

    盆菜是80年代菜场供应的创新之举,图为天山菜场的盆菜供应专柜,品种十分丰富,柜上沿的“花色组合盆菜”广告十分醒目。

    市民菜篮子的丰盛度也决定着小菜场职工收入的高低。在那个时期照顾夫妻分居调回上海工作的老徐,被区劳动局分配进天山菜场。第一个月领薪水数着一叠钞票,他有点不适应,因为,他在外地工作时,没有奖金一说,而新单位的奖金收入超过工资收入。

    鼎盛时期的天山菜场外观。菜场大门面朝遵义路,该地块连同旧里沈巷、以及紫云宾馆、紫云宾馆边上的小市场在90年代末动迁,现址SOHO天山广场。

    天山菜场禽蛋组的优秀营业员专柜。从照片看,这位叫谢爱玲的营业员当年应该是三十多岁年纪,现在应该是做奶奶或外婆的年纪。

    说到天山菜场,还不得不提上海第一家副食品超市诞生在这家菜场里。上世纪80年代初,“超市”这个名词对中国大陆百姓还很陌生。1983年,区财办空降一位机关干部至区副食品公司担任经理,这位周经理,观念很新,带人南下广州考察市场,将刚刚在中国大陆起步的超市引进天山菜场。那会儿上海还没有生产超市货柜的厂家,周经理按照考察拍摄的照片样式,自己加工生产。天山菜场的副食品超市一开张,受到行业内外的追捧,接待过无数批大小领导的视察。

    1983年4月,轰动上海副食品行业的天山菜场二楼副食品超市开张。从图中货柜看,还很简陋。这是区副食品公司自己的修理厂照猫画虎制作出来的。

    90年代传统小菜场难以为继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双轨制”带给小菜场的繁荣维持不住了。90年代中期,长宁区副食品系统在职职工4000余人,退休职工2000余人。养老金社会统筹尚未施行,每家小菜场都背着沉重的经济包袱。许多退休老职工人去世了,生前的医药费还没报销,家属报销要排队等候。而市场这一头,却是越来越开放,谁都可以做副食品生意。个体户做得风生水起。背着沉重“包袱”的传统小菜场,却是多做多亏,最后只能“关停并转”。将场地房舍租给其它行业,收取租金也比自己经营来得赚钱。

    上世纪90年代随处可见的动拆迁场景

    老城厢、棚户区的居民兴高采烈地离开蜗居

    那段艰难岁月,正是上海“百万职工大下岗”、“百万市民大动迁”的改革阵痛期,马路菜场在市政建设和旧区改造中绝迹。为保证市民“菜篮子”正常供应,政府会在动迁改造中偿还一部分房产给副食品公司,也就是现在九华商业集团旗下的这一批菜场地产。

    80年代中期拆迁中保留的玉屏菜场,图右侧的农工商超市物业也是玉屏菜场所有,“农工商”租赁经营。

    宣化路上西诸安浜旧改中,政府保留的菜场物业。图为诸安浜菜市场正在进行2.0版的标准化改造。

    菜场姓“菜”,政府没有撒手

    千做万做蚀本生意不做。既然自己经营不赚钱,那就采取租赁经营。为了维持菜场的生存,一度还借鉴农村承包责任制做法,实行菜场内部的柜组承包。实践一段时间后,发现肥了承包人,并没有扭转菜场的整体局面,还常有缺乏诚信的投诉发生。个别菜场又探索引进外来资本,搞合作联营,诸如天山菜场一度与港商合作,搞什么“食品总汇”项目,也没做赢,后来把物业租给华联超市,最后卖掉物业。这一系列称之为“付学费”的改革探索,都未能彻底改变主渠道不景气的局面。自然引发市民包括“两会代表”的不满,政府发出“菜场姓‘菜’”的声音,进行干预。

    90年代初,天山菜场曾和港商合作,准备开设合资的副食品总汇(超市),后变故未成。图为当时签约仪式。

    作为长宁区副食品龙头企业美天副食品公司,自2000年开始,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改革探索。也就是市民眼中现在的小菜场状况――摊位出租。承租的摊主几乎全部是外来务工人员。目前,菜市场里上海户籍的个体户占比不会超过2%。进入菜场,淮北口音、苏北口音、河南口音、山东口音不绝于耳。当年小菜场职工也是以苏北籍职工为主,可老职工们的儿子辈、孙子辈再也不愿卖菜贩鱼了,将这一“饭碗”拱手让给来上海讨生活的外省农民朋友。这些外来摊主,凭着吃苦耐劳,在上海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中的佼佼者已不是租赁一个柜台了,而是做起批发生意,成了鱼老板、禽蛋老板。还在上海购下房产,扎下根来了。

    平塘路仙霞路口的美天虹康菜市场是美天副食品公司去年推出2.0版的样板菜市场

    美天虹康菜市场的环境和管理可以和大卖场的生鲜超市媲美

      “美天”标准化菜场2.0版问世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让出租方美天副食品公司的业务发生变化,由经营变成监管。从1.0版本的标准化示范菜市场建设入手,规范出租柜台的经营。美天旗下的玉屏菜市场当时成为全市的样板菜场。2017年又推出2.0版本标准化示范菜场。何谓“2.0”?即超市型菜市场,统一收银,所有菜品、商品可追溯生产地乃至生产日期、批次,率先亮相的是平塘路上的美天平塘菜市场,得到市商务委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后又开出了美天新遵义、美天虹梅和九华邻里中心的美天安顺等多家2.0版菜市场。

    九华邻里中心的美天安顺菜市场地处安顺路凯旋路口,紧挨着轨交3号线高架。去年底试营业,今年6月1日正式挂牌开张,为了写好这篇文章,笔者实地踏勘这家超市型菜场。用上海话讲:擦呱喇新。这幢长条形建筑由“美天”上级公司九华集团投资兴建,美天安顺菜市场开在二楼,笔者目测一下营业面积约在800多平方米。无须笔者赘言,网友可看文章下端笔者拍摄的照片。据业内人士介绍,这家菜市场是目前全市范围内同行业的标杆。

    九华集团投资兴建的“九华邻里中心”二楼美天安顺菜市场是2.0版的代表作

    美天安顺菜市场内的蔬菜区

    美天安顺菜市场内的水产区

    整个市场购物动线设计合理流畅,收银台在出口处

      群雄逐鹿的副食品市场

    如今,“美天副食品”还是不是“主渠道”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副食品供应已进入群雄逐鹿的多元时代,既有所有权经营权分开的“美天系列菜市场”;又有其他行业或企业开发管理的诸如新泾三村菜市场、新渔东路澳华综合市场等;也有诸如世纪联华、农工商、家乐福等大卖场副食品超市;以及渗透居民区的自助式蔬菜购货机;更有送菜上门的电子商务平台。

    百联西郊购物中心内的世纪联华生鲜超市

    光明集团旗下的“菜管家”电子商务平台,图为“菜管家”网页

    一家名为“强丰微菜场”的自助购货机开进天申大楼小区

    对于市民百姓而言,买小菜渠道越多,选择也就越多;对于商家而言,要想取悦消费者,还真得在“亲民”上下功夫。这个“亲民”既包含价廉物美,更看重食品安全。笔者真心希望“美天系列”菜市场,在群雄逐鹿的副食品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写作得到陆锡民先生帮助,本文菜场老照片由美天副食品有限公司提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