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 80岁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子?他们将老年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 80岁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子?他们将老年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时间:2018-07-31 19:55:08  来源:东方网  作者: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80岁会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几位80多岁的老人,有的“有梦就去追!”有的“腿脚不好,网上照样交朋友”。他们将老年生活过得有声有色……。这些80多岁的“80后”,呈现给我们的是“为霞尚满天”的晚年精彩。

      主角:80岁吴建安

      开个唱“C位出道”

      长宁爷叔逐梦不怕晚

      吴建安与爱人在家弹唱

      一夜蹿红的节目《创造101》中,101个风格迥异的小姐姐为了自己的梦想打拼。而在长宁区仙霞街道,有一位80岁的老人前不久办了一场个人演唱会,圆了自己几十年的梦想。

      这位老人叫吴建安,出生于一个穷苦之家,家中有兄弟姐妹6个,母亲是全职家庭主妇,一家的经济来源是父亲微薄的工资。

      作为家中长子,1953年,年仅15岁的吴建安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放弃学业进入上海儿童艺术剧院工作。因为父亲是票友,吴建安从小听戏长大,对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身形颜值也不差,嗓子条件好,进入剧院后他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童剧演员,愉快地从事着表演工作。

      然而天不遂人愿,1958年他突然被领导指派去学习化妆、做舞台舞美。当时上海戏剧学院特别邀请了前苏联的专家来给他们授课。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他和班上的同学就学完了别人4年的课程,令苏联专家刮目相看。

      尽管不得不从台前转到幕后,但是吴建安并没有放弃自己上台表演的梦想。平时在剧院里,做好自己化妆布景等基本工作之后,他偶尔还会去客串表演儿童剧,参加合唱、伴唱。

      1998年,吴建安退休后,他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文艺工作的特长,成立文化艺术活动委员会,设了合唱、京剧、摄影、书法、集邮等十个小组,让退休老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2005年起,他开始策划专场演出,并在每年敬老节演出。除了组织老人们自己表演合唱、朗诵等节目,吴建安还邀请原单位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的小朋友们来演出,既丰富节目内容,又让老人们看得开心。

      今年4月,在吴建安80岁生日来临之际,他为自己筹办了一场“演唱会”,并邀请了其他老年朋友一块儿助演,演出地点就是自己工作几十年的儿童艺术剧院——马兰花剧场。

      做了几十年化妆师的吴建安,还利用自己的专长为社区居民举办美容讲座,传授化妆技巧。“我15岁什么也不会进剧院,是党和国家给了我一身本事,现在我退休了,我除了要放声高歌圆自己的梦想外,同时也要继续在社区发光发热发挥自己的特长!”

      主角:86岁刘嗣通,82岁李梦旦

      相濡以沫传承好家风

      长宁的这对贤伉俪让人艳羡

      老两口回忆曾经那些荣誉时刻

      刘嗣通,今年86岁。

      李梦旦,今年82岁。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上海开始大规模地围垦崇明等地的滩涂荒地,全市各区的社会青年都响应号召,奔赴崇明,参加围垦。在人迹罕至、芦海茫茫的荒滩上,刘嗣通和李梦旦两人由相识、相知到相恋,最终在围垦队员们的祝福下,结为夫妻。

      自此以后,两人一直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如今,儿女们事业有成,家庭和睦,老两口的退休生活也过得有声有色。

      刘嗣通原是长宁区公安学校的常务副校长,是一位有着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后,回归社区后热心于小区的自治建设,发挥他独特的专长,为居民传授法律知识,协助居民区党总支做好社区稳定,化解各种矛盾的工作,继续发挥着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李梦旦曾是专门从事“工读”教育的高级教师,性格开朗,热情和蔼。1992年退休后,到区关工委办公室工作了1年,期间参与市少管所“结对帮教”工作,在她的帮助下,不少边缘青少年走向自立,走向社会。她真正回归社区后,还在街道老年协会、居民区党总支委员、居委会关工委等岗位继续投入社区工作。

      就这样,忙于社区工作的老两口,常常顾不上烧菜做饭而“外卖就餐”。“退休生活能够发挥余热,过得很充实很快乐。”老两口一致这么认为。

      最近,为充分发挥居民的民主自治意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居民区党总支组建了6个自治小组,刘嗣通被委以宣传报道组组长一职,主编《爱建家园》小报。他精心设计的“四大板块”的专栏内容受到了居民们的赞扬。看着整天忙忙碌碌的老伴,李阿姨总是“心痒痒”,但奈于身体状况,只能在家休养。“看着他忙,我得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虽然有时也会“吐槽”,但看着老伴每天过得充实开心,李阿姨自己也替他高兴。

      这样一对老夫妻,他们从青春携手到白发苍苍,一路的风雨兼程,一生的相扶相携,他们坚实的脚印和温暖的背影让人羡慕,更觉温暖。

      主角:87岁叶道明

      收集“百家姓”名片13年

      如今只差“最后12姓”

      居住在重华新村的叶道明

      2005年,退休后的叶道明突发奇想,开始收集含有“百家姓”的纸质名片。迄今为止,在叶道明考究出来的408个单姓里面,他已经收集到了396个姓氏,目前还未知所踪的只剩下12个姓氏。对叶道明来说,寻找这12个姓氏的名片已经成为他晚年生活的一个挑战。

      刚退休那会儿,叶道明仍和年轻时一样,喜欢广交好友。每周一两个活动,必定少不了。在聚会上,相互交换名片,成为他收集“百家姓”的最大来源。

      现在年纪渐渐大了,叶道明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不得不承认自己“跑不动了”。腿脚不好,但朋友一样要交。不肯服输的叶道明,让儿子和孙女轮流教他使用智能手机。于是,从早几年前开始,叶道明将社交重心转移到了互联网上。

      如今的叶道明已经加入了200多个群聊,最常看的便是群内网友分享的文章或活动信息,大多与收藏、姓氏、展览相关。

      为了收集“百家姓”名片,叶道明也托过不少朋友,为他介绍有着“稀有姓氏”的网友,希望“有缘人”能主动添加他的微信。果然,也有不少奏效的时刻。沪上一位姓“官”的女士,曾主动上门拜访老先生。河南一位姓“刚”的小伙子,也给叶老寄来了信件,表示对他的名片收藏感兴趣。为了跟台湾或香港的朋友保持线上交流,他还特意将字体设置为繁体。

      收集“百家姓”以来,叶道明几乎养成了一个习惯,喜欢问别人“您贵姓”,这也让他闹过不少笑话。

      前不久,一位快递小哥来给叶老送东西,他见人第一句话就是:“小伙子,您姓什么?”接着,又拉着快递小哥聊起了“姓氏”,吓得对方以为遇上了一个怪老头。叶老见状,连忙摆手:“你怕什么,我又不骗你。”

      对叶道明而言,收集“百家姓”虽然很辛苦,但给他带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感。这些年,每次觅得常人闻所未闻的姓氏名片,他都会感受到巨大“惊喜”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因为他觉得,每一个姓氏中都蕴含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在收集“百家姓”两年后,叶道明把自己的想法结合到了名片制作中,他发明了一套生肖属相名片,即把生肖属相、人生格言、双亲姓名、出生地、个人信息等集合于一张名片上。11年间,叶道明制作了86个姓氏,200多张名片模版。其中大部分的制作与沟通,都通过网络的交流来往完成。

      如果你认识这个十二个姓的朋友……

      采访快结束时,叶道明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收集册。他一边翻一边介绍,所有的姓氏他都会写上编号,没有收集到的姓氏他会用白色的卡片写好。

      目前,叶道明还差“麴,家,蓬,蓟,能,通,充,终,暨,夔,空,养”这十二个姓的纸质名片没有收集到,如果你认识这个十二个姓的朋友,请关注“南京西路周到”微信号,并在后台留言!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